
— A股 —
7月16日,指数午后震荡调整,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盘面上,医药板块午后走高,仿制药方向领涨,汽车零部件板块持续强势,人形机器人概念活跃,硅能源、光伏板块持续回调,银行股弱势震荡,有色、钢铁等资源板块集体调整。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2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14420亿,较昨日缩量1700亿。
截止收盘,沪指跌0.03%,报3503.78点;深成指跌0.22%,报10720.81点;创指跌0.22%,报2230.19点。
板块上,教育、汽车、休闲用品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环保、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一,早盘指数震荡上行,盘中一度拉升,但随着金融股的回落,沪指高位走低,题材股接力不济下,创指也迎来回落,全天呈现冲高回落趋势。盘面上权重板块集体退潮,此前领涨的银行、券商板块显露疲态,金融权重的熄火,直接压制指数上行空间。另一方面,两市成交量维持低位,增量资金入场意愿有所减弱,短期市场或进入震荡阶段。
整体来看,预计外部不确定性或将从关税逐步扩散,而国内政策或将保持积极,以应对类似上半年关税冲击的极端风险情形,但政策在发力节奏和空间上或将留有余地。此外,国内经济或仍保持韧性。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 2024 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尾盘转跌。盘面上,内房股承压,创新药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0.29%报24517.7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18%。全日市场成交额2590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回落。南向资金净买入额16.03亿港元。
板块上,机械、传媒、医疗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耐用消费、建材、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呈现高开低走行情,三大指数尾盘集体收跌。近期市场对于关税扰动已有一定的预期,以及美国经济韧性尚存的宏观背景下,港股流动性宽裕的中期逻辑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短期伴随热点板块出现调整,指数层面波动率或将有所放大。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16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报120.710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报108.83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6.000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报102.424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16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5201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投标量5201亿元,中标量5201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755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4446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下行。隔夜品种下行6.9BP报1.466%;7天期下行4.2BP报1.504%;14天期下行2.0BP报1.559%;1个月期下行0.1BP报1.54%。
今日债市窄幅震荡,现券略有分化,短券偏强,中长端则较为疲软,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资金利率下行提振短券向好,但政府债供给持续,长端情绪有所受抑。资金面重回平衡局面,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最近股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或在于基本面数据结构分化,货币政策预期缓和等因素。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16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