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15日,指数全天走势分化,沪指盘中弱势震荡,创指收涨超1%。盘面上,CPO概念持续强势,液冷服务器概念集体走强,AI智能体概念拉升,电力板块持续回调,光伏板块走弱,硅能源概念跟跌。总体来看,个股呈普跌态势,下跌个股超40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121亿,较昨日放量1533亿。
截止收盘,沪指跌0.42%,报3505.00点;深成指涨0.56%,报10744.56点;创指涨1.73%,报2235.05点。
板块上,通信设备、互联网、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餐饮旅游、煤炭、零售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沪指于3500点关口震荡,创业板指表现偏强,市场在近期持续反弹后开始分歧并消化获利盘。盘面上,多只算力龙头股中报业绩预告超市场预期,带动算力产业链表现活跃。二季度经济数据向好,经济基本面逐渐企稳,企业盈利状况修复可期。短期来看,临近7月政治局会议,市场对稳增长政策或仍有期待。
整体来看,预计外部不确定性或将从关税逐步扩散,而国内政策或将保持积极,以应对类似上半年关税冲击的极端风险情形,但政策在发力节奏和空间上或将留有余地。此外,国内经济或仍保持韧性。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 2024 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数延续反弹。盘面上,云服务概念股大涨,医药股多数上涨,地产股午后拉升。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盘涨1.6%报24590.12点,创3月以来新高;恒生科技指数涨2.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65%。全日市场成交额2884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明显放大。南向资金净买入额38.24亿港元。
板块上,可选消费、软件服务、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建材、钢铁、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午后持续拉升走强,尾盘集体收涨。国内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其中二季度GDP数据超市场预期,基本面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对港股市场情绪形成有效支撑。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下半年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7%报120.76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8%报108.890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13%报106.025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报102.418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4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投标量3425亿元,中标量342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690亿元逆回购到期及1000亿元MLF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全口径净投放1735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上行。隔夜品种上行12.0BP报1.535%;7天期上行3.1BP报1.546%;14天期上行4.4BP报1.579%;1个月期上行0.3BP报1.541%。
今日债市震荡走强,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纷纷下行。流动性明显收敛,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央行今日进行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同时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继续放量,释放明确呵护信号,一定程度上提振债市情绪。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15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