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最郁闷的可能要选择轮动切换,在没有增量资金的背景下,科技与权重无法长期形成板块之间的“共同富裕”。

在“易中天”业绩的带动下以及英伟达重新供货中国市场,CPO通信板块接替昨日机器人成为市场领涨板块,而在另一端的银行却遭遇了滑铁卢。
那么银行板块还值得配置吗?
先说结论:有配置价值,但行情已然到了下半场。
今年驱动银行板块上行的资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持续“买买买”的险资,另一类则是由低配银行的公募进行“补买”动作。
先看险资,这类资金注重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长期配置,银行股完美契合需求,并不像科技股波动那么剧烈。
政策端,财政部的新政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和5年周期指标(权重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这一变化显著延长了考核周期,弱化了短期业绩压力,鼓励险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和资本保值增值。
这一动作相当于给了险资一针强心剂,放心去投入“优质资产”。
除了险资之外,就需要看公募对银行板块的低配是否进行了大扭转。按照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公募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大约3.49%,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权重低配9.99个百分点,相较于中证800指数权重低配6.99个百分点。
6月末开启的公募季度换仓也使得基金公司的调研,更多覆盖那些此前被低配严重的板块,尤其是银行股。
因此,后期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二季度公募对于银行的配置情况,是否已从低配转为正常乃至超配。

最后,也是老生常态的一点,什么时候整个申万银行的市盈率达到了1,也即“修复破净”,基本也就是这轮银行高点的兑现。
#两家酒企业绩变脸 行业寒冬来临?#
#上半年社融增量超22万亿!如何解读?#
#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
#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