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长雁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基金经理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
10年证券从业经历
历任兴证全球基金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在公司内部,谢长雁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谢博”。在开启投研生涯前,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六年严格的生物学博士研究训练,之后加入卖方并逐渐成长为医药研究首席。
虽然医药行业常被贴上成长标签,但谢长雁的性格与研究经历却塑造了他自己的风格—— “偏价值的成长选手”, 重视估值、偏好左侧布局。
从医药首席到兴证全球基金的研究员,再晋升至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谢长雁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交谈中能感受到他将学术理性、历史洞见与市场感知融会贯通,他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投资哲学:看清自己,读懂时代,洞察市场,他将其精炼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投资的起点是清醒的自我认知
“见自己”是谢长雁投资框架的第一步。在他看来,对自身个性与能力圈的认知决定了能赚哪种类型的钱。
谢长雁的投研生涯始于卖方医药行业研究。这段经历不仅奠定了扎实的行业分析基础,医药行业内部高度细分的特点也加深了他对多元商业模式的理解。同时,与各类买方投资者的深度交流共振、理解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逻辑,让他对市场温度有了敏锐感知,形成了逆向思考的习惯。
2021年,谢长雁加入兴证全球基金。他评价公司资源丰富,投研文化开放,“经济社会实际上非常复杂,存在行业间横向的互相影响与拓展,纵向上下游的配合。公司的研究组织架构正提供了交叉验证的机会和全市场维度的立体视角。”
研究经历首先决定能力圈。谢长雁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与医药行业紧密相连。在近10年的卖方与买方医药行业研究中,他覆盖过多数细分赛道。一方面,医药赛道商业模式多元,帮助他积累了提炼商业模式的能力,并进一步归纳拓展至其他行业,但他坦言:“还需要一个个领域努力去做,仍然在路上。”
另一方面,医药是强政策驱动行业,要求对政策高度敏感。“政策往往是长周期因子倒逼出的变量,”谢长雁回顾道,“从入行到现在10年的维度看公司,我们看到一些公司的大产业周期,经历下来感慨很深。我自己复盘曾经深度跟踪的公司,当我看好它的时候,市场上基本上没有类似的声音;随着基本面兑现,涌向它的资金增多。但行业产品属性和新生儿挂钩,并且医药促进改革的政策也潜在影响了原有的壁垒,这家公司在2021年逐渐形成估值泡沫,但是我其实开始更关注风险时,离它真实的股价高点还早了;而随着几年沉淀下去对研发的积极投入,公司可能又在新一轮周期的开始……”长期的医药研究训练了他精准把握这类长周期变量的能力,以及对底部或偏左侧机会的洞察力。
研究经历也塑造投资风格。谢长雁将自己定位为“偏价值的成长选手”,一方面,医药行业多为成长企业,这奠定了他成长的基因;另一方面,研究经历和对泡沫的天然警惕,对底部或偏左侧标的的敏感,塑造了他坚守价值的一面。“我是在这些成长性标的中,挑选估值上能接受的。我对估值泡沫的容忍度不高。”
谢长雁的底色中始终有他博士导师的一句教导:“千万不要爱上你的假设(Don’t fall in love with your hypothesis)”。“人们常有一种倾向,预设看好某标的后,会寻找逻辑去强化它。因此,当市场一致看好时,我会自问:哪些潜在风险被忽略了?”
长周期中捕捉时代贝塔
当视野从医药拓展至全市场,谢长雁将抓住产业与投资环境的主线机会概括为“见天地”,这是他投资框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大潮来临时,赚不到产业趋势的钱是对持有人的失职。”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来说,谢长雁认为我们面临双重使命:一边是“Main street产业端”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引领国民收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使命;另一边是与之相应“Wall street金融端”在“地产后周期”下承担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型。理解产业发展与资本环境的主线逻辑,才能避免战略误判。
“当前经济仍处于地产周期磨底、出口博弈期,先进制造业的升级与出海是破局关键,”这是谢长雁眼中未来10-20年的主线。“长周期的宏观变量对投资影响日益重要。我看到的积极方向是:虽然出生率下降带来人口负红利,但人才红利远未枯竭。”
因此,在投资方向上,谢长雁一是紧扣未来经济发展主线——先进制造产业趋势,如芯片、AI、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高端军工等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对估值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如果估值水位不在最舒适位置,我不一定配置那么多;对于长周期中具备壁垒或商业模式有保护的资产,我会给予更多关注。”
二是尊重A股市场的现实。谢长雁认为虽然国内市场在逐步成熟,但散户比例较高、情绪驱动、估值易极端化的特点仍是必须面对的事实。“这一方面给了专业投资者创造超额的机会,另一方面必须尊重这个市场的现状。我的投资中是有择时的,虽然不频繁,但在情绪极端点,我会果断介入;情绪泡沫化时,我会更早撤退” 。在他看来,当市场在“自证假设”时,保持清醒,回归常识,赚钱的机遇也蕴藏其中。
谢长雁认为,从历史看,事件性择时难以判断,但估值算清楚后,长周期的均值回归是可预期的。
进攻、反转与压舱石
面对资本市场的众生相,需要一套方法论将复杂的矛盾统一。在谢长雁的投资框架中,“见众生”即如何深入认知和选择投资标的。
他将估值置于重要位置。尽管估值方法多样,需要尊重不同行业的主流逻辑,但最终都要回归DCF(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算账”检验。他对“创新估值方法”的泡沫陷阱始终警惕,“只要股价上涨,就一定有‘创新’的估值方法涌现。如果DCF算不过账,就要尊重常识。因此我特别警醒自己:不能做一个纯成长选手,只看景气度变化。”
在组合构建上,他总结为搭建三类资产:
进攻性资产: 符合国家产业方向、处于景气周期的先进制造核心标的;
困境反转资产:如细分领域龙头,基本面处于底部但具反转潜力,估值提供安全边际;
稳定收益资产: 估值低、现金流稳定、分红有保障或提升空间的标的。这类资产DCF模型清晰,向下空间有限,为组合提供稳定器作用。
“在A股,风格如果不在那边就在这边。每个细分领域内肯定要优中选优。通过控制一个合适的比例,抓住主要矛盾,力求贡献收益并控制回撤。”谢长雁这样注解他的投资组合。
回到优势战场医药领域,他形容当前状态为“冰火两重天”,从产业规律看,创新药在经历投入期后进入收获阶段,国际价值重估也驱动了本轮行情。然而,部分创新药的景气并非全行业景气,需精选个股,警惕局部泡沫。另一方面,国内医药基本面的压力未来有望缓解:一是改革阵痛具有周期性;二是支付端仍有稳定增长空间。部分医药子板块处于低谷,可以在其中挖掘困境反转的底部机会。
谈及未来,谢长雁相信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也相信在增速放缓的世界中,结构性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长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短期的波折就没那么重要” ,对此“保持战略乐观,战术谨慎吧!”谢长雁总结道。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OTCFUND|163402)$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OTCFUND|163403)$
#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本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组合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经理谢长雁投研经历:2015年9月至2021年4月,就职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行业研究员。2021年4月起至今就职于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25年7月3日起任职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