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牛市再添一把火!
A股收盘后,港股又冲了一波。具体见下图恒生科技走势。
因为下午3点钟,央行公布了6月的M1和M2等货币数据。
M1约等于活期存款,M2约等于活期+定期。
因此M1更偏向于活钱,体现了经济的活跃度。
而6月的M1同比增速为4.6%,相较于5月的2.3%大幅提升。可归为利好,进而带来了港股的上冲。
其实,M1同比这个数据和A股走势有非常高的同步性。
下图是过去20年M1同比(蓝线)和沪深300指数(红线)的走势。
你会发现,二者的历史走势非常接近。
如果把年均涨幅超过20%作为牛市的标准,那么A股过去20年共有5次牛市,分别是:
2007年、2009年、2015年、2017年和2021年牛市。
2007年、2009年和2021年的3次牛市,中国的M1和沪深300显示出了极高的同步性。
几乎每次都是M1见底,沪深300就见底;M1见顶,沪深300就见顶。
比如说最近的2019~2021年牛市,M1的最低点就是2019年1月,随后持续向上。股市也同步走牛。
而M1见顶于2021年1月。沪深300的顶部刚巧也是2021年1~2月。
但是2015年和2017年两次牛市,M1和沪深300的走势有所偏差。
主要是因为M1代表经济的活跃度,偏经济周期的角度。
而2015年属于杠杆水牛,大量杠杆资金进入了股市,带来了股市的无脑暴涨和此后的回归式暴跌,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没那么紧密。
不过,把2015和2017年两次牛市合起来看,还是和M1同步的。当时M1的上行期是在2014年~2016年,和两次牛市有一定重叠性。
再比如2021年全年M1大幅下行,从年初的14%降到年底的3%。但股市持续火热,直到2022年才崩塌。也是因为2021年赛道投资火热,市场情绪很高。
由此可见,M1仅能代表经济周期,不能代表全部。股市走势还会受到资金水位、市场情绪和估值等其他因素影响。
这很正常。要是一个指标就能包打全场,那才是不合理、不现实的
对于我们而言,思路很简单:
在M1连续上行,明显偏高时,要注意股市的风险。
在M1连续下行,明显很低时,要看到股市触底的机会。
在M1刚上行时,不要随便看空股市。
在M1刚下行时,不要随意抄底股市。
再来看近几年。为方便观察,我把前面的图再放一下。
2021年1月至今,平滑掉疫情的影响,M1一直在走下坡路。
从2021年1月最高的14%一路下降到2024年9月的-3.3%。而沪深300也呈现明确同步下跌的趋势。
不过,也正是在24年9月,M1触底回升。非常巧合的是,沪深300也于24年9月下旬完全触底,吹响了牛市反弹的号角。
目前处于M1上行初期,建议不要随便看空。
以后我会带大家继续关注M1的走向——
如果M1放缓,那么牛市会放缓;
如果M1下行,就存在回调的可能性;
如果M1继续上行,那么牛市会继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