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热。

先回顾一下行情。上周五美股三指普遍收跌,黄金现货小幅走高。其实目前三指都是震荡走高的局势,纳指上周四盘中还创下历史新高,但市场风险依旧存在:关税冲击、即将公布的CPI 数据,以及本月下旬的财报季。
周末特总再次强调要对欧盟和加拿大加征30%的关税,8月1号生效,很明显是在施压,借此获得谈判优势。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也有潜在的风险会是谈判未达成、美国加征关税、欧加反制、关税冲击进一步升级,需要注意。
另外,上周特总专门宣布要给铜加50%的关税。根据彭博报道,特总考虑将铜线、铜板、铜管、铜片等一系列半加工品纳入征税,导致上周五亚洲早盘纽交所的铜价一度上涨1.3%。
铜是重要的工业金属,尤其是在导电方面,而AI产业对电力的需求又很大,因此市场对此也比较关注。之前就有猜测精炼铜会在名单里,但半成品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这些产品被纳入征税,影响就会从原材料端传导到整个制造业。今年3月美国铜业协会就在报告中强调,如果这个环节受限,会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意思是军方的电缆和系统设备也会受到影响)。
特总计划8月1号正式开征,理由是“要保护美国的铜供应链”,不过事实是,美国自己的铜产量根本不够用。美国每年生产大约80-85万吨精炼铜,消费量却高达160万吨。这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来填补,特总就认为形成了地缘政治脆弱性。作为参考,老美去年进口了90多万吨精炼铜和80万吨的铜半成品。市场上有分析说,靠老美本土产能不可能立刻满足这些需求,就算现在开始建厂,也要至少七年才能补上缺口,所以很难评特总到底有没有算过实施起来的问题。
来聊聊市场担忧的。如果政策真的实施,相关板块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军工方面,历史上通常把关税解读成对军工的利空。比如2018年美国宣布对钢铝加征关税,市场判断会抬高原材料成本、压缩利润,军工板块在刚有消息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负面回报。但回头看实际对盈利的冲击,其实没那么严重。
而根据Trafigura的分析,铜价每上涨10%,军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增加2%-3%。但军方合同多采用的是成本加利润率的模式,铜价成本上涨了,可以直接转嫁给政府。最终结果可能是,承包商无视影响继续采购,而根据历史经验,铜价上涨对财报冲击也有限。
AI产业这边,数据中心是铜密集型设施,电缆、散热器、电力传输等环节都需要铜。铜价上涨会增加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对做硬件基础设施的企业影响较大,而Meta、微软这类企业也会面临成本上升,但影响相对来说较小。拿英伟达来说,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0–70%,也就是说材料和代工成本占销售额大约30–40%。铜成本又只占了材料的一部分(看到有人说铜成本只有个位数占比,但没有准确信源),增加了50%,对于毛利率的影响只能说没有担忧的那么大。
数据中心也类似。电缆和配电设备价格会上涨,但这部分的占比也不大。麦肯锡的报告表示,数据中心里芯片会占到硬件成本的60-80%,而像电缆、散热器都是次要成本,铜价的上升对于成本影响也不会有预想的那么剧烈。
电力股这边,铜价上涨将增加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但电力投资项目通常都是数亿,材料在其中的占比较小,根据DiscoveryAlert的分析,如果铜价上涨15%,对于一个上亿的风电项目来说,只会增加0.5~1%的成本。
这么一轮下来,铜关税对于相关板块虽然可能有业绩上的影响,但可能更多是短期情绪面的影响。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其实不在于涨价,而在于断供。如果军工要的设备无法交付、数据中心和电力设备也无法建设维护,才是最大的问题。但特总大概率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合理猜测他大抵是想靠这个时机倒逼企业增加本土采购,使国内厂商扩产,以降低美国对进口铜的依赖。

#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每日信息前沿##RDA概念引发热议!值得投资吗?##美团日单1.5亿!外卖补贴战白热化##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OTCFUND|110025)$$华安黄金易ETF联接C(OTCFUND|000217)$$国泰黄金ETF联接A(OTCFUND|000218)$$易方达黄金ETF联接A(OTCFUND|0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