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人形机器人板块一度涨超2%,领涨科技板块,带动PEEK材料、减速器等细分领域集体冲高。这一行情的导火索,正是行业龙头企业斩获的一份重磅订单——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近日中标国内某领先电信运营商的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总预算达1.24亿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

今日板块行情
早盘A股分化背景下,机器人板块逆势走强,成为少数实现资金净流入的科技细分领域。板块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高精度减速器、力矩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企业涨幅居前;服务机器人方向,PEEK材料、五指灵巧手等创新技术标的同步冲高。
上涨原因分析
1.商业化订单落地,行业里程碑式突破
此次招标项目的落地,是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项目涵盖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等前沿产品,总预算规模创行业新高。这一订单不仅验证了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实力,更预示着通信、电力等传统行业对机器人应用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正如国内某证券机构的研报指出,此类项目将推动行业从“实验室研发”转向“规模化量产”,为2025年行业爆发奠定基础。
2.技术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硬件方面,行星滚柱丝杠、轻量化PEEK材料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环节已实现90%以上自主供应。软件方面,AI大模型赋能机器人智能化升级。近期Grok4模型展现“科学家级”推理能力,大幅提升任务理解与决策能力,弥补行业最薄弱的软件环节。
3.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规划指明方向
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山东省于7月10日正式发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培育3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领军企业,并打造覆盖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与此同时,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启动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于7月9日进入申报阶段,要求2025-2027年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及20个社区的应用验证,催生了万亿级银发经济市场。
还能上车吗?
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政策催化—技术突破—应用落地”的良性循环中。工信部规划,“十五五”时期(2026-2030)产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6%。随着北京、上海等地产业基金的陆续到位,以及“机器人+”应用行动方案的深化,政策红利将持续转化为企业业绩增长。
从技术成熟度看,人形机器人已跨过“能用”阶段,正向“好用”“易用”迈进。例如,宇树G1机器人不仅能完成复杂动作,还具备自主决策能力;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通过2000次深蹲测试,可靠性达到工业级标准。这种技术进步降低了商业化门槛——Optimus初始定价2-3万美元,未来有望降至2万美元以下,消费市场潜力或将加速释放。
从短期看,板块虽经历前期快速上涨,但近期调整已充分消化估值压力。主力资金的持续流入更彰显市场信心,某机器人ETF连续三日净流入超6400万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长期视角下,行业正处于“渗透率曲线”的陡峭上升阶段。据机构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预计以16.5%的复合增速扩张至2030年,中国市场增速将达15%-20%,显著高于GDP增速。细分领域中,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赛道更具爆发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已形成独特壁垒,完整的工业体系覆盖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工程师红利支撑技术快速迭代,政策与资本的协同加速产业化进程。
结论
今日机器人板块上涨,本质上是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共振的结果。随着“机器人+”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三大主线或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投资者可关注政策支持明确、技术迭代领先的领域,把握产业升级的长期趋势。

#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RDA概念引发热议!值得投资吗?##美团日单1.5亿!外卖补贴战白热化##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两大稀土龙头宣布涨价!还能上车吗?#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