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板块延续强势表现,市场情绪高涨,投资者纷纷关注这一赛道行情能否持续。本文将结合最新行业动态与政策信号,解析板块上涨逻辑,并对投资机会进行客观分析。

今日板块行情
7月11日,创新药板块再度走强,成分股中CXO((医药外包服务))概念股表现尤为亮眼,多只标的涨幅超4%。港股创新药指数亦同步走强,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较为显著。资金面上,某创新药主题ETF连续多日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原因是什么?
1.医保扩容与商保创新双轮驱动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将基本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同步调整。这一政策突破为创新药打开了更广阔的支付空间:基本医保目录强调“保基本”,对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放宽上市时间限制;商保目录则聚焦创新程度高但暂未纳入医保的药品,由商保独立评审并推荐使用。
此外,国务院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创新药审批流程,临床试验审评时限缩短至30个工作日,有望进一步加速新药上市进程。
2.行业盛会传递积极信号
7月11日开幕的中国国际生物制药大会上,专家表示中国创新药研发已进入黄金期,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技术突破形成合力,推动行业从“仿制药跟随”向“原研药引领”转型。同期举办的国际生物药全生命周期技术年会聚焦ADC(抗体偶联药物)、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此外,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验证了国产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
3.市场需求与资金共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慢性病患者突破3亿人,对创新药的临床需求持续扩容。资金面上,国内机构投资者对创新药赛道的长期配置意愿显著增强,7月以来某创新药ETF资金净流入显著,规模创历史新高。这种“需求扩容+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或将进一步推升板块热度。
还能上车吗?
1.短期需留意情绪过热,关注分化风险
当前板块涨幅已部分反映政策与业绩预期,需留意短期情绪过热引发的波动。例如,CXO企业订单增长虽强劲,但需关注未来订单增速存在趋缓的可能性。此外,医保谈判与集采政策仍可能对部分药品价格形成压制,需关注后续谈判结果。
2.中长期投资逻辑依然坚实
技术进步推动基因疗法、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突破,而老龄化与消费升级持续释放需求。政策端,商保目录的落地有望拓宽支付渠道,预计首版目录年底发布,纳入CAR-T疗法等高价创新药。从出海趋势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对外授权)交易总额已与2024年全年相当,License-out模式成为新增长极。
结论
综合来看,7月11日创新药板块的上涨是政策、行业和市场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短期而言,板块情绪高涨,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投资者需谨慎追高,避免盲目跟风。长期来看,在技术创新、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的三重驱动下,创新药行业仍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投资者关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FIC(全球首创)和BIC(同类最佳)项目,在短期情绪与长期价值间找到平衡,以理性视角审视行业变革,方能在这场跨越周期的机遇中收获长期回报。

#两大稀土龙头宣布涨价!还能上车吗?##牛市旗手持续活跃 慢牛行情成色几何?##四大行再创新高!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硅能源、光伏设备延续涨势 如何应对?#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