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10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重返3500点。盘面上,硅能源、光伏概念持续强势,地产股午后上扬,稀土永磁板块持续活跃,消费电子板块持续调整,军工板块弱势震荡,人形机器人概念走低。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29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942亿,较昨日小幅缩量110亿。
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报3509.68点;深成指涨0.47%,报10631.13点;创指涨0.22%,报2189.58点。
板块上,房地产、多元金融、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软件、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沪指站上3500点关口。盘面上银行、房地产等权重板块上涨,带动指数上行。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尾盘指数有所回落,表明3500点上方市场压力仍存。短期来看,A股市场整体乐观格局预计仍将延续。后续仍需关注基本面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包括出口数据的表现、财政温和刺激背景下经济修复的持续性、物价走势等,若基本面呈现更多积极信号,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上行。
在经济有政策托底的预期下,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盘维持窄幅震荡,结构上呈现消费+科技“跷跷板”双轮动。目前来看,大盘指数始终比市场预期得要强,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长期悲观问题出现乐观改善,核心指向是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不断增强。中长期来看,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以及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有助于提升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三季度关税政策明朗后有望推动权益资产震荡向上。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盘面上,金融股、内房股齐涨,物流股集体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57%报24028.3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2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83%。全日市场成交额2467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南向资金净买入额29.02亿港元。
板块上,建材、钢铁、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消费、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市场全天维持窄幅震荡走势,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美联储公布的最新6月会议纪要显示,关税政策对通胀的潜在影响仍具有不确定性,后续仍需关注7月美国CPI数据及8月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强度。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下半年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10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6%报120.530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6%报108.84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14%报105.990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报102.414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10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900亿元,中标量900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572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328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0.3BP报1.316%;7天期上行1.0BP报1.474%;14天期上行0.3BP报1.498%;1个月期下行0.1BP报1.538%,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
今日债市震荡走弱,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纷纷上行,流动性微幅收敛,资金价格变动不大,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小幅上行。整体来看,流动性宽松程度开始收敛,以及A股持续向好,都在一定程度上扰动债市。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10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