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复盘
过去一周,全球股市涨跌不一,A股、美股相对表现亮眼。A股震荡上扬,沪指上涨1.4%创年内新高,一度逼近3500点,大盘价值风格表现占优。全市场日均成交额为14153亿元(前值14543亿元)。申万一级行业中,共有25个行业上涨,6个行业下跌。反内卷成为市场关键词,带动相关行业以及商品上涨。一级行业中涨幅靠前的是钢铁(+5.06%)、建筑材料(+3.96%)、银行(+3.77%);跌幅靠前的行业为计算机(-1.28%)、非银金融(-0.72%)、美容护理(-0.55%)。商品方面,多晶硅、螺纹钢涨幅居前。美元指数持续回落也提振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非美货币升值。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7.6。
二、国内外宏观
国内:中财委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等。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反内卷:光伏行业整治力度或将加大,唐山烧结机限产传闻引发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的第十五次制造企业座谈会,将范围锁定在光伏行业。针对“唐山7月4 - 15日烧结机限产30%”的传闻,Mysteel调研发现,约半数钢厂称已收到通知,多数剩余钢厂也认为大概率会执行。
海外:6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4.7万人,前值13.9万人;失业率降至4.1%,前值4.2%,劳动力参与率降至62.3%是主要原因。从时薪增速和周工时数据来看,劳动力市场仍在温和放缓,就业数据基本打消7月降息预期。
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漂亮法案,法案10年增加4.1万亿美元总赤字,比此前众议院版本多增赤1万亿美元。其中,26-28年财政赤字率在7%左右(明显高于24-25年)。减税法案对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形成积极提振,叠加美国与越南达成关税协议、与欧盟加速谈判等事件亦进一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因此美股续创新高。全球叙事逻辑的变化,以及美国即将开启降息周期、欧洲降息即将结束以及日本有望重启加息的相对变化或意味着美元贬值趋势仍将延续。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7.6。
三、资源周期板块
过去一周大宗市场普遍反弹,供给侧收缩预期提振下,国内黑色表现优于有色表现。其一,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规模减税和支出法案在国会顺利通过,引发了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黄金价格再获支撑。其二,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的消息提振了全球市场风险偏好,间接支持了原油市场的企稳。其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层面提振市场信心。此外,唐山地区7月4日至15日将实施减排限产措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供给端收紧的预期,螺纹价格重回3000上方。
钢铁:“反内卷”受重视程度不断攀升,钢铁供给侧变革有望提速。从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到6月修订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最终在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无序竞争,推动产能退出。反内卷的密集发声标志着政府对内卷问题的重视,而钢铁行业内卷竞争问题尤其突出,钢铁供给侧变革有望提速。看好行业周期向上共振,底部反转或可期。展望下半年,在反内卷背景下,产量调控有望落地,叠加处于底部的库存周期有望伴随市场预期的回升反转,行业供需改善可期。与此同时,炉料格局恶化,进一步提升盈利周期修复的确定性与弹性。目前钢铁行业正处在大周期底部反转的左侧,看好行业盈利与估值逐步修复。普钢板块PB_LF为0.83,较2013年以来均值还有23%的空间,较2017、2021年高点分别还有112%、95%空间。
有色:贵金属——美国6月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短期反弹,利率市场显示7月降息大门已关闭,但随着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大规模减税及支出法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叠加7月9日的贸易关税暂停最后期限越来越近,不确定性正在重回机构视野。基本金属——市场风偏随关税进展与地缘风险下降而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在美国铜232关税的虹吸效应下,LME库存持续下降,高集中度多头头寸频现,逼仓风险也在酝酿。铜价在交易与宏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再度蓄势上涨,一度突破10,000美元/吨的关口。小金属——刚果金禁令支撑钴价上行。锂方面,市场整体仍处于“上游挺价、下游压价”的博弈状态,碳酸锂现货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油气:截至2025年07月04日当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8.30美元/桶,较上周上升1.50美元/桶(+2.25%)。特朗普于7月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已与越南方面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任何被视为经越南转运到美国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该税率低于4月特朗普宣布的46%的关税,从而市场对经济悲观的预期有所缓解,油价本周有所回升。需关注OPEC+的8月产量会议结果、美国夏季燃油需求变化。当前市场逻辑仍以供需博弈为主,短期震荡格局或难打破。
化工:政策定调“反内卷”,化工板块产能出清或将加速。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决策层引导“反内卷”,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关注度明显提升。2024Q2-2025Q1,基础化工在建工程各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0.2%、+6.8%、+4.7%、-7.3%,一季度板块在建工程增速仍处在下降通道内,并落于2008年以来的较低水平,供给出清的加速将加速化工板块整体迎来破晓。可重点关注有机硅、农药、新能源材料供需改善机遇。
新能源:光伏——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持续关注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进展。本周事件密集催化,“内卷式”竞争将得到进一步整治。如何出清落后产能仍是光伏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来看,供给侧改革最可能发生在多晶硅料环节,市场供需平衡调整最可能发生在光伏玻璃环节,电池组件环节最可能因技术突破重新定义行业先进产能标准。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固态电池——国内外产业化加速,设备率先受益。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催化事件频发,推动锂电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当前下游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长态势,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相关催化频发,锂电板块盈利端修复与估值提升的预期愈发明确。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现阶段固态电池难点主要在于制造环节,预计 2025H2 进入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关键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锂电设备为先行步骤。因此,在锂电设备端布局较为完善、验证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受益。风电——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行业长期成长可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国内进入 Q2 以来,海风产业呈现稳步回暖态势,各地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逐步恢复,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7.6。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