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创新药板块在经历早盘下探后强势反弹,成为当日市场焦点。这一走势不仅引发投资者对短期交易机会的关注,更折行业长期价值的重构逻辑。

今日板块行情
7月9日,创新药板块呈现“探底回升”的V型走势。早盘受市场整体情绪拖累,板块指数一度下探,但随后在资金推动下快速反弹,最终指数微涨。个股层面,多只个股涨潮4%,头部企业涨幅居前。资金面上,板块主力净流入2.9亿元,核心标的获主力资金加仓超2亿元。
走势原因分析
1.医保目录扩容释放市场空间
7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十四五”以来新增402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创新药占比超60%,罕见病药物覆盖病种扩至85种。这一举措拓宽了创新药的销售渠道,同时“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衔接,缓解了高价值创新药的支付压力,加速商业化进程。
2.大盘冲击3500点引发资金轮动
中国创新药在双抗、ADC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例如,国内某生物医药企业的PD-1/VEGF双抗药物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另一家公司的PD-1/IL-2双抗数据入选ASCO口头报告。同时,2025年上半年商务拓展交易金额突破500亿美元,中国药企在全球创新药授权交易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提升至42%,技术出海与资本出海形成共振。这种“技术突破+国际化”的双重逻辑,推动板块估值体系重构。
3.技术突破与国际化提速
中国创新药在双抗、ADC等领域竞争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务拓展交易金额突破500亿美元,中国药企在全球交易中的占比升至42%,技术与资本出海形成共振。
还能上车吗?
1.技术面:短期反弹与长期趋势的博弈
从技术指标看,创新药指数在7月9日触及1225点后反弹,该位置接近2025年6月低点,形成短期支撑。MACD指标显示绿柱缩短,RSI(14)从超卖区域回升至45附近,表明技术性反弹动能增强。但需注意,板块年内涨幅已达27%,部分标的估值修复后可能存在回调压力。若放量突破关键点位,或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2.基本面:分化中的价值锚点
行业基本面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头部企业进入盈利兑现期,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部分港股创新药企首次实现单季盈利,销售费用率降至35%以下;另一方面,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企业管线临床进展不及预期,估值可能进一步下修。投资者需关注两类标的:一是拥有全球首创(FIC)或同类最优(BIC)管线的平台型企业,二是商业化能力突出、现金流稳定的头部药企。
3.资金面:机构持仓与市场流动性
北向资金在7月9日净卖出医药生物板块1.53亿元,但某创新药ETF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显示内资对板块的长期信心。从机构持仓看,公募基金医药板块配置比例从2024年的7.2%回升至10.5%,但仍低于历史中枢水平。此外,AI制药等主题基金的发行,也可能带来增量资金。
结论
综合来看,7月9日的探底回升标志着创新药板块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资金共振下的价值重估。短期看,板块在1220点附近形成强支撑,叠加BD交易密集催化,短期波动性或带来关注窗口;中长期看,全链条政策红利、国际化加速及盈利拐点的到来,或将推动行业进入“戴维斯双击”周期。
投资者可关注两大主线:一是技术壁垒高、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创新药龙头,其估值修复逻辑相对明确;二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细分领域,如AI制药、基因编辑等前沿赛道。当前,创新药行业正站在“技术突破”与“制度创新”的交汇点,其投资逻辑已从“概念炒作”转向“价值成长”。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的双重驱动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分化中脱颖而出。

#周杰伦入驻抖音 “周董”概念股狂飙##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牛回!沪指站上3500点##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反内卷”会成为A股行情新主线吗?#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