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8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逼近3500点关口,创指涨超2%。盘面上,光伏板块爆发,PCB概念持续强势,消费电子板块走强,大金融板块集体调整,银行股跌幅居前,电力股陷入回调,中船系板块弱势震荡。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42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539亿,较昨日放量2453亿。
截至收盘,沪指涨0.70%,报3497.48点;深成指涨1.46%,报10588.39点;创指涨2.39%,报2181.08点。
板块上,通信设备、多元金融、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力、公路、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A股三大指数放量拉升,光伏、算力等题材板块表现强势,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沪指盘中一度逼近3500点,创下年内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在昨日成交萎缩后,今日量能明显回升,显示资金交投情绪有所回暖。消息面上,美国总统宣称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受此利好刺激,市场做多信心提升。随着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的开启,市场对于业绩和基本面的关注度或将增强。
在经济有政策托底的预期下,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盘维持窄幅震荡,结构上呈现消费+科技“跷跷板”双轮动,科技占优阶段开启。目前来看,大盘指数始终比市场预期得要强,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长期悲观问题出现乐观改善,核心指向是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不断增强。中长期来看,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以及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有助于提升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三季度关税政策明朗后有望推动权益资产震荡向上。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8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盘面上,稳定币概念股再度发力,非必需性消费股、有色板块表现活跃。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盘涨1.09%报24148.07点,结束三日连跌,恒生科技指数涨1.8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16%。全日市场成交额2133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南向资金净买入额3.87亿港元。
板块上,耐用消费、传媒、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公用事业、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午后持续冲高,富时A50指数亦强势拉升。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正式实施,相关实施细则即将公布,带动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活跃。与此同时,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落地,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也获得优化,有望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预期。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下半年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8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2%报120.920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报109.020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08%报106.135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报102.466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8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690亿元,中标量690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131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620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持平报1.312%;7天期下行0.3BP报1.455%;14天期上行0.6BP报1.5%;1个月期下行1.1BP报1.546%,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
因短期资金利率下行乏力、权益市场走强扰动,今日债市震荡偏弱,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纷纷上行。随着月中税期走款、MLF回笼、政府债缴款,资金面波动可能加大,后续需要关注央行投放情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8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