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7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盘面上,电力、电网设备板块集体大涨,跨境支付板块表现活跃,房地产板块维持涨幅,足球概念股走高,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CPO概念股多数调整,存储芯片板块表现低迷。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2087亿,较上周五缩量2199亿。
截至收盘,沪指涨0.02%,报3473.13点;深成指跌0.70%,报10435.51点;创指跌1.21%,报2130.19点。
板块上,房地产、家居用品、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生物科技、医药、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震荡翻红,创业板指走势较弱。盘面上,多地高温持续推高用电需求,电力板块逆势走强。两市成交大幅缩量,资金的观望情绪依然浓厚。短期来看,美国与各国的贸易谈判及关税政策变数,或是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消息落地前,市场情绪大概率维持谨慎。
在经济有政策托底的预期下,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盘维持窄幅震荡,结构上呈现消费+科技“跷跷板”双轮动,科技占优阶段开启。目前来看,大盘指数始终比市场预期得要强,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长期悲观问题出现乐观改善,核心指向是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不断增强。中长期来看,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以及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有助于提升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三季度关税政策明朗后有望推动权益资产震荡向上。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盘面上,黄金股走低,医药板块疲软,稳定币概念股再度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0.12%报23887.83点,连跌三日,恒生科技指数涨0.2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跌0.01%。全日市场成交额1938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2678.08亿港元明显回落。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20.66亿港元。
板块上,消费、传媒、公用事业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医药、电气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全天窄幅震荡,尾盘南向资金跑步入场,净买入港股超120亿港元。短期来看,A股财报披露扰动、美国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等事件对风险偏好可能有所压制,港股市场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下半年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7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报121.15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109.10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报106.225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2.502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06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1065亿元,中标量106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3315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2250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0.1BP报1.312%,创2024年12月以来新低;7天期上行3.5BP报1.458%;14天期下行2.9BP报1.494%,创2023年1月以来新低;1个月期下行2.4BP报1.557%,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
今日债市窄幅盘整,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微升。资金面延续宽松,但隔夜等短期资金利率开始筑底。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微幅上行,本月缴税前流动性利空因素不多,但资金利率再下新台阶并不容易,短期内维持在现有低位的可能性较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7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