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近期参加了一场工银瑞信基金经理盛震山的调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盛经理有14年证券经验,9年投资经验,管着工银精选回报混合、工银新蓝筹股票等好几只基金。他投资的核心是“价值判断”,眼光放得比较长远,喜欢用逆向思维,专找那些市场不太关注、但实际有潜力的公司,和别人想得不太一样。
盛经理开篇就强调,干投资这行,本质上是对客户的一份责任。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很实在,就是努力让客户的钱能长期、稳稳地增长,赚的钱要配得上承担的风险。他觉得,投资这套方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经历过市场摔打、亏过钱、见过大场面之后,一点点琢磨、修正出来的。
那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盛经理讲了他的一套“三层分析法”。最上层是看宏观经济的大气候。虽然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很难,但他认为至少要搞清楚现在经济处在哪个阶段,是火热扩张期还是收缩调整期,这样投资才能“站对边”,顺势而为。中间一层是看行业。他特别警惕那些被炒得特别热的行业,因为资本一窝蜂涌进去,容易把价格炒高,埋下未来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隐患。他更愿意去找那些关注度低、甚至正在经历行业低谷、资产价格便宜的领域,觉得这才是捡便宜的好时候。最底层就是看公司本身了,看它的经营周期、管理团队、产品竞争力这些。这三层要结合起来看,最终目的都是判断未来这个资产到底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是投资最根本的东西。
说到资产价格(估值),盛经理觉得这是门大学问,也很考验人。好公司大家都喜欢,但价格往往不便宜,追热点买容易买贵。所以他不得已,得去那些被市场冷落、有点小毛病但价格被低估的地方淘金。他特别提醒估值有三个难点:第一是主观性强,你觉得便宜别人可能觉得贵;第二是动态变化,不能光看眼前的分红高不高,得看这分红以后能不能持续,别被“后视镜”骗了;第三是相对性,一个资产贵不贵,得跟历史比、跟同行比、甚至跟其他类型的资产(比如债券、房产)比,视野要开阔。
在发现价值的具体操作上,盛经理打了个比方,像是在一个坐标系里找机会。横轴是大家对公司增长快慢的预期,纵轴是当前的估值高低。他发现一个现象:信息传播太快了,一个热门概念出来,大家一哄而上,股价可能半年就涨了十倍,把未来好几年的增长预期都透支了,结果后面业绩稍微跟不上,股价就可能跌得很惨。所以他很少去凑热门赛道的热闹,觉得投入产出比低,风险还大。他更喜欢“慢下来”,降低预期,花时间深挖那些估值跌得差不多、风险比较小、但未来有向上空间的冷门资产,尤其喜欢找一堆不太相关的这类资产放一起,这样组合波动小,长期看更容易给客户带来稳健的回报。
关于组合管理,盛经理喜欢集中投资,不太搞分散撒网那套。他会做减法,把精力集中在看好的少数行业和个股上,保持组合结构相对集中但又不过度押注某个方向,这样有助于控制波动,避免一个行业栽跟头拖累整个组合。
最后,盛经理在问答环节也明确表达了对当前热门赛道(如光伏、芯片、创新药)的谨慎态度,认为这些领域预期打得太满、价格偏高,吸引力不足。他强调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资产选择和深度研究上,而不是预测市场整体点位或追逐风格转换。对于如何坚持自己的框架,他表示关键在于从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出发,在低关注度、低估值时进行逆向布局,用时间来验证价值,而不是被市场短期的喧嚣所干扰。

$工银精选回报混合A(OTCFUND|017881)$$工银精选回报混合C(OTCFUND|017882)$$工银聚丰混合A(OTCFUND|011532)$$工银聚丰混合C(OTCFUND|011533)$$工银新蓝筹股票A(OTCFUND|001651)$$工银新蓝筹股票C(OTCFUND|011476)$$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OTCFUND|01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