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点评:
本周A股收涨,红利指数、创业板指数涨幅领先,多数板块收红,全A成交额处在较高位置。分板块看,钢铁、建筑材料、银行、医药生物等板块领涨,计算机、非银金融、美容护理等板块收跌。宏观方面,受部分消费品制造业等出口回补、扩内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等因素影响,6月份制造业PMI环比回升。政策方面,本周政策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带动本周光伏、大宗商品等板块集体表现。银行板块继续拉升,指数不断创新高,今年银行板块业绩仍有望保持稳定正增长,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对高股息银行股的配置意愿或将持续。深海经济方面,相关板块受到深海政策催化本周有所表现,国内海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固态电池方面,本周相关题材表现继续强势,材料体系在逐渐定型,主要技术方案收敛,产业趋势加速。
下周展望:
在经济有政策托底的预期下,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盘维持窄幅震荡,结构上呈现消费+科技“跷跷板”双轮动,科技占优阶段开启。目前来看,大盘指数始终比市场预期得要强,背后的原因在于中长期悲观问题出现乐观改善,核心指向是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不断增强。中长期来看,随着关税不确定性下降以及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有助于提升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三季度关税政策明朗后有望推动权益资产震荡向上。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本周点评:
本周港股收跌,各板块涨跌不一。分板块看,钢铁、电气设备、建材、有色金属等板块收涨,可选消费零售、软件服务、工业贸易与综合等板块下跌。港股本周波动较大,但整体流动性仍然充裕,港股IPO、配股规模明显增加。海外方面,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份初值回升,且大幅高于市场预期,显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较为明显。美国总统7月2日宣布与越南就贸易谈判达成一致,美国将对从越南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0%的关税。板块方面,近期多个新政策出台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业保险目录落地打开支付空间,创新药龙头公司纷纷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开始转化成常态化收入,本周港股医药板块继续向上;本周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于煤炭行业而言则可能着眼于调节开工率手段,有望给价格价差形成托底效应,本周煤炭板块有所表现。
下周展望: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下半年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本周点评: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20275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开展逆回购6522亿元,全周净回笼13753亿元。资金面方面,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主要回购利率均走低,周四DR001报1.315%,创2024年12月以来新低。非银机构方面,其拆借成本稳中略降,以信用债为抵押融入隔夜的报价在1.45%-1.48%区间。6月份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6月生产指数51%,前值50.7%;新订单指数50.2%,前值49.8%;新出口订单47.7%,前值47.5%。6月制造业产需两端均在持续复苏,新订单指数进入扩张区间,反映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内生动能修复明显,供需缺口(生产-新订单)收缩0.1pct至-0.8pct。
下周展望:
中美贸易风险的阶段性缓释后,制造业PMI成功迎来了“两连升”。反映了我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在对等关税暂缓和政策靠前发力的结合下,二季度经济比去年同期表现更有韧性。7月资金面预计继续呈现稳中偏松的局面,DR001仍有较大概率持续运行在政策利率下方。债市面临的风险相对可控,下一步重点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OTCFUND|019841)$
风险提示:资讯来源:WIND,截至20250704。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