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茬# 我观察到的国产出海名场面是CPO需求猛增,未来我认为国产企业在人工智能光模块领域有机会成为国产之光, 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与全球算力需求爆发的共振下,$易方达先锋成长混合C$ (011892)正以精准的科技赛道布局,捕捉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该基金通过重仓光模块核心供应商与AI算力产业链龙头,深度绑定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体系,形成“硬件突破+技术协同”的双重护城河。结合当前行业趋势与基金持仓特征,其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维度:
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光模块行业进入T级时代
随着生成式AI应用的普及,全球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单台AI服务器需配备4-8个800G光模块,而1.6T产品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超350万支。作为算力网络的“心脏”,光模块正经历从400G向800G/1.6T的速率跃迁,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达121亿美元。中国企业凭借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已占据全球前十大光模块厂商中的7席,合计市场份额超50%。
$易方达先锋成长混合C$ 精准卡位这一赛道,前十大重仓股中光模块企业占比超30%。其中,中际旭创作为英伟达新GPU平台的独家设计生产供应商,其800G光模块产能已获英伟达认证,在2025年英伟达1.6T采购份额中预计占比达80%;新易盛通过LPO方案进入英伟达供应链,1.6T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天孚通信作为英伟达800G光模块的重要供应商,2023年新增订单达2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供应链粘性。这种“龙头+黑马”的组合,使基金能够充分享受行业量价齐升的红利。
中国光引擎深度嵌入全球算力供应链
中国光模块企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更在于技术话语权的提升。以中际旭创为例,其800G硅光模块采用片上集成光路技术,较传统EML方案减少50%光源数量,功耗降低30%。这种技术突破直接推动中国厂商在英伟达供应链中的渗透率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50%,每块英伟达GPU背后都离不开中国“光引擎”的支撑。
基金持仓的沪电股份、英维克等企业,则从PCB和散热环节形成协同效应。沪电股份的800G PCB已稳定供货英伟达,其泰国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承接全球30%的订单;英维克的液冷光模块解决方案,适配高密度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成为AI算力集群的标配。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使基金能够覆盖从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价值链条。
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双向赋能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加速算力网络升级,2025年将新增数据中心机架超200万个,直接拉动400G/800G光模块需求。与此同时,硅光技术与CPO(光电共封装)技术的融合,正推动光模块向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方向演进。基金持仓的天孚通信在光引擎领域的市占率预计2025年达25%,其硅光模块良率突破90%,成为全球头部厂商的首选供应商。
从资金面看,易方达先锋成长混合C近1个月涨幅达26.5%,近12个月收益50.33%,显著跑赢同类基金。其C类份额的低持有成本设计(持有7天免赎回费),为投资者把握板块轮动提供了灵活工具。当前正值800G规模化部署与1.6T技术竞速的关键节点,基金持仓的光模块企业订单能见度已至2026年,业绩确定性较强。
在全球算力竞赛的浪潮中,$易方达先锋成长混合C$ 不仅是布局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标的,更是分享中国科技制造崛起红利的战略工具。随着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度的加深,以及基金持仓企业在1.6T、CPO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这一基金有望在未来3-5年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科技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