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板块在7月3日迎来反弹,A股与美股形成共振,投资者情绪显著回暖。这一行情既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红利的积极响应,也折科技产业周期的深层动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创新药等核心赛道交织的当下,投资者亟需从短期波动中把握中长期机遇。

今日行情
7月3日早盘,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反弹特征,创业板指领涨1.36%,科创50指数低开高走,最终微涨0.06%。算力硬件、创新药、商业航天等科技相关板块表现突出:PCB概念股中多只个股走强,部分触及涨停;创新药方向,多只个股连续上涨,板块内跟风效应明显。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步刷新历史高点,科技龙头股普遍上涨,涨幅多在2%以上。这种内外资联动的行情,既受益于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也与科技产业政策密集落地存在关联。
上涨原因分析
1.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持、医保准入、支付能力等五大维度提出16条具体举措,对创新药板块形成积极影响。同期,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为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推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加速发展。此外,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设立等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科技自立的信心。
2.产业周期进入爆发临界点
AI算力需求持续扩张,推动PCB产业链量价齐升。国内机构预测,2029年全球PCB产值有望突破946亿美元,AI服务器和HPC系统或将成为高端材料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手机进入原型开发阶段,叠加“国补”政策刺激,带动消费电子相关板块反弹。商业航天方面,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吸引多家企业签约,产业集聚效应初显,相关板块内多只个股大幅上涨。
3.估值修复与资金轮动
港股科技股当前动态市盈率为28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42倍,估值优势相对凸显。北向资金近期加速回流,叠加国内长期配置资金通过科创债ETF布局,为科技股提供增量资金。此外,美股科技巨头反弹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球资金重新审视科技板块的配置价值。
还有机会吗?
机遇维度:
1.政策支持赛道
AI全产业链(算力硬件、光模块、端侧应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等领域,政策红利与产业逻辑共振,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例如,AI制药通过缩短研发周期(传统15年压缩至3-5年),或将改写医药行业竞争格局。
2.补涨潜力板块
港股科技股中,互联网、通信硬件等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且部分企业净利润增速显著优于美股同行,或具备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
3.技术突破的催化效应
国产AI模型在算力优化和开源生态上的突破,有望成为推动估值上行的关键因素,推动科技股从“估值扩张”转向“盈利兑现”。
风险警示:
1.高估值板块的回调压力
半导体、软件等板块市盈率已处于历史高位,部分AI芯片相关企业市盈率超百倍,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带来估值修正压力。
2.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地缘政治摩擦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资本回流,加剧高估值科技股的波动。
3.市场分化风险
随着财报季临近,缺乏实质订单或技术壁垒的概念股可能面临业绩证伪压力,行情或将从“普涨”转向“结构性分化”。
结论
7月3日的科技股反弹,既是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的结果,也可能标志着科技产业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开启。中长期来看,AI、半导体、机器人等核心赛道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或将持续创造关注机会。短期需留意高估值板块的交易拥挤风险,关注估值合理、业绩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

#稳定币和RWA带来的变革堪比AI革命##海洋经济再迎利好!如何掘金?##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A股上半年收官!晒晒你的投资收益##【票选】你的一票决定新圈子名字~#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