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银行不如“买”红利# $摩根港股红利指数C$ 对于当下的红利基金,我是如此思考的:
(1)红利赛道的成分股大部分都是央企这些涵盖了公共事业,能源,金融,军工,基建等领域的公司他,它们的规模很大,很多公司甚至长期是这个行业里面的龙头,它们的业绩稳定,它们的估值较低,它们的分红很高。这类公司大概有510家左右,占A股的比例大概为10.7%,但是它们在2023年的净利润的总和占据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的34.5%,所以从净利润的贡献率与它们所占A股的比例来看,这种错配是比较明显的,而正是这种错配,则进一步体现出了它们的长期投资价值。
(2)在目前的市场上,还存在一种错配,那就是分红最高的100家公司,它们的数量占A股的比例只有2.0%,而它们用于给投资者分红的金额却占据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用于给投资者分红的金额的27.1%,但它们的累计总市值占A股的比例还不到20%,我相信这种错配迟早是会被纠正的
(3)这些高股息的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可以更好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可以实现预定的业绩,同时它们的现金流非常充裕,而它们具有稳定的员工与一流的管理能力,而且老百姓在消费的时候往往非常信任这些大品牌的产品
(4)从分红率的角度来看,红利赛道里面的公司它们历年的分红率都很高,而且股息率的稳定性很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不像有些公司,今年的股息率是8.0%,到了明年可能会变成2.0%),所以稳定而又偏高的分红,是红利赛道的一个重大优势
(5)如果借鉴海外市场的话,最早运用红利策略的是华尔街的一位基金经理。他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高股息”策略其实就是现在红利策略的雏形,他的具体做法就是在每年的年初买入当时股息最高的十家公司,一直持有到下一年的年初,再分析当时股息最高的十家公司,如果这十家公司里面的几家他已经在第一年持有了,那么他就继续持有,但他会把另外几家股息高的也纳入,把自己之前持有的这十大公司里面变成不符合前十大股息的供公司剔除,以此循环往复,结果很惊人,在1970-1990的回测数据显示,如此操作的年化收益率居然超过16%,而同期道琼斯的平均年化涨幅还不足5%
(6)目前我国的经济明显处于复苏期,而根据美林时钟的理论,在这个时期,顺周期的行业可能会获得额外的收益,而红利赛道里面的成分股,大部分是金融,能源,公共事业,军工,基建等领域的公司,它们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
(7)今年是新国九条的政策开始实施的元年,随着市场越来越重视分红,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分红金额的提升(比如某家白酒龙头公司表态未来3年分红的金额,每年都不低于200亿元,某家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公司表现未来3年用于分红的金额不低于净利润的70%),而在回购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计划用更多的资金用来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由此可见新国九条对于市场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8)目前微盘股指数与长期稳定的红利低波指数,最近3个月,这两者的剪刀差已经来到了历史上的98%的分位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剪刀差会回归历史均值。另外,根据投资的日历效应,每年的7月,红利低波指数跑赢小盘股指数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9)在海外的成熟市场,但凡是成长性很强的公司,它们在分红方面也是相当慷慨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美股的很多科技巨头公司,他们的成长性毋庸置疑,但同时他们用于分红或者是回购的资金,也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在很多时候,红利股与成长股其实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还有最近3个月的港股里面的很多科技互联网公司,他们宣布的一些回购计划也是振奋人心的(其实我觉得回购是一个广义上的分红),所以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成长股,他们也是兼具了红利股的一些特征的。
(10)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带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稳健中带有爆发,它主要布局的就是港股里面的资源,银行,公共设施等行业,这些行业长期的分红相当稳定,而它的成分股也往往是其所属行业里面的龙头公司。凭借高股息与低波动的优点,它同样是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
写到这些,或者很多投资者会问,红利赛道是不是涨的有点高,是不是要等一波调整再考虑介入,对此,我认为当下它们非但不高估,而且它们的长期投资逻辑更强了:
(1)从市场的增量资金来看,未来的主要增量资金有两块,一块是险资,相对于成长股,他们对于红利赛道是更加偏爱的,另一块是被动型的指数基金,而红利赛道里面的很多公司历来都是指数型基金的成分股的“常客”
(2)从当下市场对于红利赛道的投资逻辑的定价来看,已经不是单纯的避险逻辑了,还要加上一个加大促进现金分红的市场预期的导向,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可能使得红利赛道的整体估值中枢得到一定程度的上移
(3)我研究过很多数据,发现红利赛道与M2与M1剪刀差这个数据的相关度非常密切,有兴趣的投资者朋友们可以画两张趋势图,一张是红利指数的涨跌幅的走势图,一张是M2与M1剪刀差的走势图,从这两张走势图就可以分析得出,当下拥抱红利赛道,依然是明智的选择
再经过以上认真的思考之后,我选择了摩根港股红利指数(A类代码:005051,C类代码:005052),因为它重仓的都是优质的公司,它们具备稳定的盈利模式与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摩根资产管理
$摩根港股红利指数C$
$摩根港股红利指数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