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资本市场可谓是重磅消息连连,不断点燃行情。此前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总量与结构宽松并行,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
近期,受印巴冲突事件直接催化,军工板块行情持续爆发,有望迎来“Deepseek时刻”;5月12日,一则超预期的中美经贸谈判成果直接刷屏——中美双方达成历史性积极共识,首次谈判即把关税降低超100%,体现了双方诚意,且形成了磋商机制,这一消息也为全球市场注入强心剂,其中恒生指数收涨2.98%,恒生科技指数收涨5.16%。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5月12日,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一、本轮消息详情
这次关税缓和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根据新华社消息,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二、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此次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联合声明的达成,或标志着4月以来的贸易摩擦进入阶段性缓和期,能一定程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那么现阶段哪些板块方向值得我们保持关注?
(一)出海板块错杀的机会
在特朗普2.0全面关税政策周期内,出海企业普遍面临更高贸易风险,其中直接向美国出口、对外需依赖度较高的外需敏感型企业首当其冲,承受加征关税的成本传导压力,海外布局较深的企业也会因当地关税政策变化导致区域供应链受到冲击。
随着高关税措施的暂时性撤回,前期受压制的出海方向,如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光伏、电子等板块,或许可纳入观察视野。$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12630)$$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
(二)战略上关注恒生科技
从战略视角来看,科技创新、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趋势不会改变。此外,本轮关税缓和与资金面改善有望形成叠加效应,在美国例外论减弱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存在再平衡的需求。基于这个大背景,恒生科技指数值得长期关注,它汇聚了我国科技核心龙头资产,对于追求长期回报的投资者而言,具备较高投资吸引力。$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
(三)以我为主,重视内需新消费
从政策端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重点工作中排序第一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政策加持及信心提振的大背景下,“以我为主”的内需修复方向仍然值得关注,尤其是贯穿“衣食住行”的新消费领域,其中又以恒生消费指数为代表。$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20743)$$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0744)$
近期潮玩等品类凭借情绪价值实现海内外的破圈,恒生消费成份股兼具年轻化与国际化特质,或可帮助我们充分把握海内外消费复苏机遇哦。
(四)关注市场整体估值修复
总体来看,关税政策缓和有望助推A股大盘整体的估值修复。A500指数作宽基新生代,或许可以作为底仓的选择之一。 $广发中证A500ETF联接A(OTCFUND|022424)$$广发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25)$
A500指数风格更为均衡,兼顾成长与价值;在大小市值上也更均衡。而且行业更为均衡,能够更好地体现经济结构转型成果,消费+科技占比较高,有望受益于政策发力。
三、如果出现反复怎么办?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对全球暂缓的关税可能较难重启,但潜在的波动在于关税谈判的反复和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尚未完全消除。
能否在90天内达成进展,从而使双方关税不再次急剧转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不能排除关税反复的不确定性,因此基长也建议大家,对红利、利率债等偏防御类资产也要同样保持关注,给自己的资产配置更多缓冲空间。$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OTCFUND|011062)$$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A(OTCFUND|003376)$
另外,大家也可以采用定投策略参与,通过分批买入的方式,摊平成本、分散风险,在震荡的行情中定投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滑市场波动,让我们在投资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原理,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以上信息仅作为成份股展示,不构成个股推荐,股票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