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6 14:22:2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这个板块今年涨得比黄金还高!

2025年的资本市场波澜起伏,黄金、人工智能、港股轮番登场,但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板块却悄然杀出重围——港股创新药。截至4月29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27.98%,超越黄金的26.85%。$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9670)$$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9671)$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9日。指数的过往涨跌幅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尤其在4月7日市场因“关税黑天鹅”大跌后,港股创新药指数快速反弹超20%,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9日。指数的过往涨跌幅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不少投资者感叹这波是“踏空”了,那么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基长认为,以下五大理由或仍支撑港股创新药中长期表现。

理由1: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

近年来关于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多项重要政策陆续发布,传递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集采规则优化、创新药支持政策加码、医疗反腐常态化与纠偏等。

继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创新药”,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指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4月24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随着国家政策持续鼓励创新药发展,AI新技术的赋能有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理由2:创新药出海竞争力显著

根据《2025中国生物药出海趋势蓝皮书》,2019年至2023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以10.5%的年复合增长率从452亿美元增长至665亿美元。

从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来看,中国生物药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5.8%增长至2023年的18.8%。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满足内需的同时也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根据药时代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医药出海共计33笔,已披露金额超365亿美元,交易数量和规模均呈大幅增长态势

理由3:创新药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当前关税政策对创新药的影响相对有限,具体来说,通过授权BD出海模式的企业不受到影响,绝大部分出海公司都是这种模式(知识产权交易费、特许权使用费等),关税的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实物商品(关税是政府对进口或出口的有形货物征收的税种,知识产权交易属于无形资产或服务,因此不适用关税)。

当然,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具有一定复杂性和随意性,对于外部风险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市场短期内或仍将维持在较高波动水平。

理由4:港股风险偏好提升,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创新药企业更多在香港市场上市,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风险偏好提升的趋势,港股创新药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近6000亿港元,连续四个月净流入超千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9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理由5: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港股创新药指数当前市盈率PE约为25倍,位于指数发布以来10%分位数,即估值低于历史90%的时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9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发布日为2018年8月14日。指数市盈率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综上,创新药板块拥有强大的产业逻辑,包括政策扶持、企业经营改善以及国际化拓展等多个方面。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港股创新药,或许正是那条值得长期拥抱的“长坡厚雪”。

对于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道指数基金参与,既能分享行业红利,又能规避个股风险。如果担心短期风险,还可以通过定投的方式进行参与,定投可以淡化择时焦虑,并摊薄持有成本。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20743)$$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0744)$$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原理,基金定期投资策略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