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亦庄上演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各种“名场面”不断。市场认为,虽然行业尚处起步阶段,但伴随技术迭代与量产推进,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未来投资主线之一。
而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的融合“结晶”,也映AI赛道投资价值。从不同层面来看,当下AI赛道亦是投资的重要主线。近期AI估值回落,投资性价比有所提升,截至4月22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市盈率(TTM)已达48.86倍,处于近5年以来52.15%分位水平。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市盈率最新情况

(数据来源:Wind,统计于2020年4月23-2025年4月22日。)
看懂AI赛道底层投资密码
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下,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看似面临严峻挑战,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长期配置价值依然稳固。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4月10日,深圳一场座谈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国家人工智能基金筹备组介透露国家人工智能基金最新进展。目前,国家人工智能基金总规模为600.6亿元人民币,存续期13年,将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各环节。
对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来说,此消息无疑于一剂强心针,引发业内广泛关注。随着国家队基金入场 ,AI赛道有望迎来“狂飙”。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未来将深刻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中长期来说,各产业有望涌现出一批长期价值大公司。
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理想载体,其正在凭借高度灵活性、强大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中国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我国连续10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国。(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最后,从发展潜力来看,随着DeepSeek新一代开源模型发布,AI开发门槛降低,产业链景气度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产业链

(数据来源:Wind,腾讯研究院,头豹研究院,Intel,沙利文,中国信通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刘志毅,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
尽管今年3月AI投资热度出现下降,但基于国产AI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其大概率仍将是全年投资主线。此外,围绕AI领域主线,算力基础设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眼镜等细分赛道,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
人形机器人——潜力巨大的新兴赛道
从春晚“首舞”到马拉松“首跑”,人型机器人真是火了又火。天风证券最新研报表示,比机器狗实用价值更大的人形机器人,同样前景无限,看好人形机器人持续迭代、通用性持续提升。(资料来源:天风证券《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国内外大模型&应用端齐发力,看好AI Agent产业趋势》,发布于2025年4月21日。)
展望未来,这个AI细分领域或许将成为继电脑、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另一个颠覆性赛道。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其一,惊人增长速度,凸显巨大发展潜力。有数据预测,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39亿元,占全球市场约50%;预计到2029年,该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全球市场32.7%; 2035年,规模则有望达到3000亿元。(数据来源:立德机器人携手中关村智友研究院等十家单位,《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
其二,应用场景广泛,持续赋能各行各业。当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已从最初的科研和展示,逐步拓展到多个实际场景,涵盖工业制造、教育、家庭服务、医疗康复、娱乐、家庭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NEPCON China 2025正式开幕,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盛会,它覆盖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热门领域,或助力投资者进一步洞悉未来机遇。
简言之,人形机器人和AI均潜力巨大,但也面临技术、市场等多重挑战。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妨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两大领域,从而降低风险,实现投资组合优化。
风险提示:本材料提及的看法和思路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故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提及的关于投资范围、投资方向、投资比例等内容不构成本基金投资操作的限制,本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限制以本基金合同约定为准。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本资料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