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上周A股市场总体上涨,科技板块新催化引领市场再次震荡上行。市场表现方面,上证指数涨1.56%,深证成指涨2.19%,创业板指涨1.61%;上证50涨1.63%,沪深300涨1.39%,中证500涨2.63%,中证1000涨3.79%,中证2000涨3.99%,中证红利指数涨0.47%。交投活跃度略有下降,上周沪深日均成交金额为1.66万亿,前值为1.96万亿。
行业方面:
行业层面,上周上涨靠前的行业是钢铁(3.18%)、房地产(2.22%)、食品饮料(1.77%)和建筑材料(1.63%),下跌靠前的行业是通信(-9.64%)、传媒(-8.00%)、计算机(-7.82%)、电子(-4.87%)和国防军工(-3.43%)。
国内方面:
(1)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北京召开,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总体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政策取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
总结看,本次会议“直面困难、提振信心,政策纠偏、狠抓落实,多重目标、有保有压,有主有次、重点突出”。今年政策偏扩张,中央加杠杆、稳信心、稳地产是关键,强产业、防风险、促改革主线延续。应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和挑战,我国后续经济增长的三大“破局”方向:内需消费、科技创新、改革开放。
(2)2月CPI、PPI走弱。2025年2月CPI同比-0.7%,预期-0.4%,前值增0.5%;核心CPI同比-0.1%,前值增0.6%;PPI同比-2.2%,预期-2.1%,前值-2.3%。
(3)1-2 月进出口数据弱于预期和季节性规律。按美元计,2025年1-2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2.3%,预期5.9%,2024年12月出口当月同比10.7%;2025年1-2月中国进口累计同比-8.4%,预期1.0%,2024年12月进口当月同比1.0%;2025年1-2月贸易顺差累计值为 1705.2亿美元,同比36.8%。除了高基数、工作日偏少,出口回落主因特朗普关税影响显现、叠加“抢出口”透支效应,进口则反映的是国内经济仍有压力。
海外方面:
美国2月非农就业略弱于预期,但位于稳健区间,劳动力市场未呈现较大风险。美国 2025年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略低于预期值 16万;2025年1月数据由 14.3万下修至12.5万,2024年12月数据由 30.7万上修至32.3万,两月合计下修0.2 万。失业率4.1%,略高于预期值和前值4.0%。
后市研判 (3-6个月)
我国AI技术进步引发高度关注,产业层面进展不断,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讨论升温,科技股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此外,近期公布的部分金融、经济数据显示宏观基本面温和修复。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环境和投资者情绪均偏积极,两会前后A股市场有望保持平稳态势。
建议配置的行业
就中长期主线而言,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最重要抓手。一方面,从产业发展情况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链在国外已经取得进展,国内全力追赶,当前基础设施先行,后续有望在应用方面获得突破,市场抱有期待并持续跟进,“人工智能+”以及正在培育的未来产业是我们持续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在2025年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扩内需是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未来政策支持从重投资向重消费转变,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体育等新消费方向预计会有持续催化和业务的新变化,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主线。
两会期间可能出现的短期变化包括:(1)科技成长板块短期回调,震荡之后仍是持续关注的方向,两会期间亦或有相关支持政策;(2)政策边际变化潜在有支持的顺周期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等)、券商等可能有阶段性机会。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投资做出任何判断或倾向意见。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长安裕隆混合C(OTCFUND|005744)$ $长安鑫兴混合C(OTCFUND|005187)$ $长安鑫禧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5478)$ #机构:机器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