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事件】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
【事件要点】
1、春节错月导致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食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带动CPI由涨转降:2月CPI同比转负,为2024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主要由于去年和今年的春节错月导致的基数过高影响。从类别上看,八大类别四涨四跌,食品烟酒同比降幅-1.9%,影响CPI下降0.54个百分点,成为本月CPI的最大拖累。主要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2.6%,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今年的暖冬带来食品价格的降幅较为显著。统计局口径下,扣除春节错月影响2月份CPI同比上涨0.1%,表明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2、工业生产淡季叠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PPI持续下降但降幅略有收窄:2月PPI同比和环比延续下滑趋势,但降幅略有收窄。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影响总水平下降约1.8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影响总水平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由于春节前后为工业生产淡季,多数建筑项目停工影响建材需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显著。另一方面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部分行业生产需求增加,推动PPI降幅有所收窄。
【核心结论】
2月的通胀数据整体较为疲软,一方面有春节错月以及生产淡季的原因,另一方面仍旧体现出实体消费需求仍需恢复,有待后续政策加力刺激。从政府工作报告定调来看,今年的CPI目标由3%下降至2%,也体现出决策层在宏观经济复苏背景下对于通胀回升的决心。一季度市场更多仍是在交易政策预期、风险溢价与流动性推动,二季度则需要更加国内政策落地后基本面实质恢复进展,以及海外政策冲击对国内基本面和政策节奏的影响。鉴于当前部分高频增长数据呈现边际修复信号但宏观并未能确认明确的复苏趋势,而价格数据相对更具有滞后性,当前通胀修复进程仍在低位筑底回升阶段。
我们预计,权益市场在两会之后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震荡行情,等待政策落地与宏观数据对基本面修复的验证。债市近期的回调幅度相对较大,主要源于国内货币宽松节奏的拉长与推后,流动性紧平衡,短端在当前市场下性价比更高,长端保持谨慎。
——创金合信宏观策略配置部

$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OTCFUND|005562)$
$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C(OTCFUND|002315)$
$创金合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C(OTCFUND|017413)$
#华为组建医疗军团!AI医疗概念要爆发?#
#机构:机器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中国资产爆发!摩根资管:重估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