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和央行对稳增长政策态度一致、节奏灵活。权益市场乐观,财政早定调利于基本面,债市或承压 。

【热点事件】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事件要点】
1、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财政部长蓝佛安在记者会上表示,宏观调控要与经济情景相适配,同时也提出“财政政策需相机抉择、因势而动”,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这也算是回应了市场上部分对于财政政策并未能超预期的声音,即政策整体上是留有后手的,为了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前瞻性推出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考虑到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贸易战有可能螺旋升级,若一旦出口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财政政策也有足够的空间去积极应对;
2、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表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记者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表述,相比于美联储连续降息但依然是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状态,中国货币政策当前的状态是支持性的。这样的表述也算是回应了市场,即虽然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依旧为“适度宽松”,但这并不代表降准降息的落地速度会如市场预期的快,也不代表今年降准降息的力度一定比过去大。且潘行长也再次强调了稳汇率的决心,在当前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开始上升时,也需要时刻关注汇率的走势,以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工具保持汇率弹性。因此货币当局同样需要保留好应对不确定性的政策空间;
3、央行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记者会上表示,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包括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私募创投机构发行长期限债券+金融机构发行相关债券,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来源。本次新举措还需要等相关政策的最终出台,但从支持力度上看,未来科技领域有望成为产业资本开支扩张的核心引擎,有效驱动企业部门信用环境边际改善,进而形成“产业升级-信用扩张-经济修复”的良性传导机制,为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提供结构性支撑。
【核心结论】
本次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各部委对政府工作报告做了更加详细的解读,而我们更加关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表态,进而寻找到更多关于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线索。从结果来看,针对各方面对今年稳增长政策力度的不确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态度高度一致,即当下政策节奏仍然是走一步看一步,有关部委会做好超常规政策的研究储备工作,但更多是被动出台而不是前瞻推出。因此对于权益市场保持乐观,在财政政策能早尽早的定调之下,预计基本面企稳向好的迹象会更加清晰,债券市场则可能会进一步承压。
——创金合信宏观策略配置部
$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OTCFUND|005562)$
$创金合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C(OTCFUND|017413)$
$创金合信沪深300指数增强C(OTCFUND|002315)$
#中国团队AI助手Manus性能超越OpenAI#
#王坚:AI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美股震荡,还能定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