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多家国内一线光伏组件企业集体上调价格,市场反映强烈。据Wind数据显示,3月3日-4日 ,A股光伏板块整体表现亮眼,产业链呈现一定反弹态势,光伏能否迎来底部反转?
近期产业链涨价信号频出
近年来,为解决产业链价格内卷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光伏企业采取了一定的自律政策,如控制开工率、降低库存等,行业去库存效果明显。根据上海金属市场数据,电池片、组件、玻璃价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此外,海外市场加快去库存进程叠加传统旺季,组件价格有所反弹,仅1月份,欧洲市场价格同比上涨5%到10%,有利于拉升国内出口预期。
技术迭代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迭代,光伏组件的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某知名企业的HPBC 2.0技术量产效率达26.5%,较传统PERC技术提升15%,单瓦成本下降0.12元;少银/无银化技术成为降低金属化成本的重要方向,为光伏行业带来新机遇;铜浆/铝浆等技术正加速发展创新,推动行业产业升级。
政策支撑和行业需求共振
早在去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准煤以上,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或可达到15吨标煤以上,对应新增风光装机需求量有支撑,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据上海金属市场数据,2025年3月光伏组件预期产量超过50GW,较2月份的35GW大幅提升。近期,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将分布式光伏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农村地区差异化补贴、简化电网接入流程等措施落地,有利于降低装机成本、增加产业收入。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当前光伏产业链有望进入价格上涨通道,板块已处于预期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底部企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积极催化有望陆续登台。后续行业景气上行与供需改善预期持续提升,板块机会有望显现,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重点关注:1)库存持续向下,盈利有望率先改善的电池、硅片、光伏玻璃环节,以及各环节格局较优的龙头企业。2)新技术持续突破,BC电池组件效率优势领先,铜浆、叠栅等技术创新逐步应用。
总之,当前光伏行业估值、机构持仓等均在底部区间,行业悲观情绪已得到充分释放。在行业自律和政策加持下,供给侧预期改善、需求端有所支撑,光伏行业复苏已逐步显现,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