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4:13:30 股吧网页版
透视专业养老险转型:降规模、换高管、布局商业养老金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晶晶

  “银发时代”养老规划及养老资金的配置安排,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也是一门庞大的生意。其背后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经营表现亦受到关注。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养老、国民养老、泰康养老、太平养老、新华养老、大家养老、恒安标准养老等7家养老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86.95亿元,同比下降14.04%;净利润合计超过2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注:国寿养老、长江养老、人保养老不适用该指标。)

  早在2023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若超出上述业务范围,需要在三年内(即2026年12月之前)整改,并完成“清零”。这也意味着在过去两年多中,专业养老公司正在经历一次重要转型。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多类业务深度参与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专业养老险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各家因定位不同,业务重点、经营策略、人事、渠道等差异较大。其中,个别养老险公司面临维持业务规模与转型如何取舍等难题。

  部分业务仍在压降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办法》,养老保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不得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同时,上述《办法》明确,养老保险公司可以申请经营具有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保险资金运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这意味着,养老险公司只能经营长期健康保险,此前重点开展的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应当在文件发布起3年内完成业务范围变更,即在2026年12月之前完成整改。

  据记者采访了解,《办法》施行以来,多家养老险公司一方面推进业务转型,大幅调整产品结构,压降短期健康险业务;另一方面调整经营发展战略,将更多资源投入个人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等业务建设上。

  从保费收入来看,今年上半年,泰康养老、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等7家险企保费收入分别为133.26亿元、83.12亿元、35.75亿元、15.39亿元、11.18亿元、7.97亿元、0.28亿元。其中,有5家因为转型压降短期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出现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平安养老在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首次披露关于短期健康险业务相关整改内容,明确称“公司对短期健康险业务制定了全面的整改方案,目前已经启动相关工作,妥善有序做好相关人员、机构、业务、客户的整改安排。未来公司将对短期健康险业务进行有序压降,逐步实现业务规模清零”。

  关于具体转型措施和进展,平安养老险方面对记者表示,以公司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内容为准。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对泰康养老出具的最新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指出,泰康养老聚焦养老主业,逐步压降非养老主业业务规模,不再新增政府医保业务,并调整健康险业务架构及进度。

  太平养老亦在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聚焦养老主业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太平养老保险平稳开展团体员工福利保障业务转型,聚焦养老保险业务。”中国太平(00966.HK)在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除了明确养老险公司业务范围,还提出养老保险公司针对经营的不同类型业务,应当逐级提高注册资本要求,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

  记者注意到,按照监管要求,泰康养老、太平养老均发起了相关增资计划。例如,2025年6月24日,泰康养老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保险集团”)签署《增资协议》。泰康保险集团向泰康养老增加注册资本20亿元,本次增资价格为1元/股。增资后,泰康养老注册资本将由90亿元变更至110亿元。

  恒安标准养老在偿付能力报告中也表示,要加速推动资本补充计划落地,全面提升资本实力,确保业务战略有效落实。

  人事变动密集

  转型之下,养老险公司也在重新排兵布阵并进行组织优化。

  8月底,国寿养老党委委员、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孙秀彬到龄退休,该公司官方网站已撤下孙秀彬的履职信息。7月30日,国寿养老审计责任人苏林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个多月以来,太平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平安养老、国民养老等高管也发生较大变化。

  6月,人保养老在官网披露5位高管职位变动,包括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裁、首席风险官张海波新增首席合规官职务;曹昆鹏出任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市场总监刘伟新增审计责任人职务;副总裁彭国利卸任董事会秘书;张玉文卸任审计责任人。

  太平养老方面,7月份,李可东正式获监管批复出任太平养老董事长。太平养老董事会秘书秦明益出任副总经理,现分管董监事会办公室、年金运营管理部、年金受托资产管理部,协管战略企划部。

  7月,靳超获批成为平安养老新一任总经理。8月,平安养老董事会秘书、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兼精算部总监张奇的履历从官网撤下。

  8月,泰康养老官网披露,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薛振斌不再兼任首席投资官,任建畅最新出任泰康养老助理总裁及首席投资官。

  此外,国民养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兼财务负责人吴双成也已离任,其履历已从官网撤下。

  近年来,人身险行业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采取了调整岗位精减人员、压降展业费用、裁撤低效能分支机构等措施,部分养老险公司亦是如此。监管官网显示,近几个月来,平安养老裁撤分支机构超过20家。

  一位养老险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另有养老险公司甚至裁撤了整个短期健康险业务部及相关人员。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监管发布文件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执行经备案的费用水平,同时指导险企稳妥有序推进分支机构减量提质,引导各公司切实采取措施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转向商业养老金

  在发展养老金融以及养老三支柱业务的大趋势下,养老险公司对发展商业养老金业务寄予了厚望。

  国民养老方面对记者表示,相较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商养业务通过创新构建“账户+产品”的业务结构,能够实现长期储备与适度流动性的有效平衡。“截至2024年末,公司管理的商业养老金账户规模达43.80 万户,截至2025年一季度,目前公司的商业养老金业务共计上线27个渠道、8款产品,业务销售渠道覆盖商业银行、大型互联网平台等。”

  据悉,国寿养老转型聚焦三大主线,包括推进商业模式升级,从以二支柱为主到全面发力三支柱建设,从机构客户延展到个人客户,提供二、三支柱联动的“养老金融+养老服务”;投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工作;推进商业养老金业务,推出固定收益类、流动性管理类、混合类等产品。

  泰康养老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聚焦养老金融,探索二、三支柱筹资融合发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受托管理的年金资产规模已超6000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公司个人养老金客户超22万人,服务企业超5500家,个人养老金保费规模超30亿元,人均缴存金额超1万元,10年及以上缴费期的占50%。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保年金新业务价值占比升至67.90%,商保年金标准保费占比达到76.10%,保单未来盈余同比增长10.5%。

  平安养老方面表示:公司正聚焦养老金融产业化运作,并探索养老三支柱建设——在第一支柱方面,目前已管理多个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等基金组合。在第二支柱方面,管理资产规模超万亿元。在第三支柱方面,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并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等产品开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