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气氛转淡,午后大反转!
今天早上,A50盘中突然直线杀跌,由涨转跌,恒指、恒生科技指数也是双双转跌。从结构上看,银行股继续成了空头主力,银行板块早盘一度杀跌近2%,厦门银行跌近4%,青农商行、西安银行、渝农商行等多股跌逾1%。银行股杀跌也带动了红利指数和大盘权重指数的下行。然而,临近午盘时,中字头突然发力。午后,中国交建率先涨停,并带动权重指数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创出历史新高的银行板块动静不大。与此同时,长债明显走弱。从21日开始,市场即流行一个逻辑:即在“反内卷”和投资加大的背景之下,工业价格下行的趋势将要结束,还挤在避险资产里的资金可能要兑现。这一逻辑若成立,对避险资产的冲击自然是首当其冲。那么,这一逻辑在现阶段是否成立?又会给市场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突然反转
早盘,A50曾一度直线杀跌,并带动港股指数下行。A50杀跌的背后,是A股大盘权重股整体性走弱。早上10点左右,银行股整体走弱,板块指数杀跌近2%。金融股成了上证指数杀跌的主要贡献力量。其中,工行、农行、中行跌幅都超1%。同时,还可以看到,中国平安、中国石油、长江电力、中信证券等大盘权重股杀跌。这些股票对市场构成了明显压力。A股市场平均股价指数亦随之跳水。
然而,临近午盘时分,中字头突然发力。午后,中国交建直线封板,中铁装配飙升逾14%,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快速上扬。这些个股的突然表现,带动A50及A股指数大反攻。

红利指数下午的反弹,煤炭股的贡献度很大。午后,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山煤国际等集体涨停。与此同时,市场上也流传着一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这份通知的内容可能是刺激煤炭大反攻的主要原因。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从消息面上来看,仍有一些积极因素催化。比如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来华,参加纪念建交50周年的中欧峰会。美国财长表示,会尽快与中国进行谈判等。从盘面上看,市场的涨跌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最近的A股市场,当多头情绪过于猛烈时,权重股总会有一些压制动作出现,比如此前尾盘大幅抛售行为。由于“反内卷”和重大项目投资的出现,市场已经出现了一种逻辑:从管理层的态度和动作来看,工业价格下降的趋势可能即将走到终点,还拥挤在“博弈通缩”资产里的资金存在兑现的需求。这对于避险资产是一项打击。因此,才有了今天早上出现银行和长债大跌,科创板崛起的行情。午后的中字头发力,则可能是雅江水电项目发酵所致。
扩散逻辑是否成立?
若资金从避险资产流出,则很有可能扩散至其他资产,最近几天A股市场亦是放量明显。现在的问题是,相关的政策是否能够证实上述逻辑?
6月PPI降幅继续扩大,PPI的下行压力集中在中游。按权重计算的大类PPI里,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原材料加工PPI同比都进一步下探,结合权重来看,中游原材料加工PPI下滑拖累整体约0.3个百分点。
来自邮政银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观察2015年至2017年的工业品价格,相关行业的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涨。从PPI来看,2015年PPI同比下降5.2%,2016年降幅收窄至-1.4%,2017年则变为同比增长6.3%。据IMF在2018年测算,同期PPI价格上涨约40%来自产能变化,60%来自地产政策、基础设施投资等需求拉动。
邮政银行认为,本次“反内卷”相关政策会在下半年逐步展开,政策力度或进一步提高,但在一两年的维度内,本次“去落后产能”对PPI的影响可能不限于十年前的供给侧改革,对企业盈利以及市场的含义亦是如此。一是全球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二是房地产市场亦有变化,三是宏观杠杆率所处的位置也明显不同。各行各业在去库存之后补库存的需求亦差别较大。
信达证券认为,去年9月以来,市场的表现和盈利脱钩,这一特征和2013—2015年非常类似。背后的原因是,在PPI下降的初期,盈利的负面影响占主导,但PPI下降到负值足够长时间后,政策和流动性因素可能会持续改善,导致股市表现和盈利脱钩。
对比各类利率,能够看到,当下的10年期国债利率只有2014年的一半左右,而且过去2年下降的速度也不弱于2014年。在资产荒的环境下,已经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保险资金,后续随时可能会加强的是居民资金。2014年7月突破后的牛市,事后来看并不是盈利的牛市。但在指数刚突破的2014年7月,经济指标出现了连续多个月的持续反弹,比如2014年4—7月的PMI持续反弹。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2014年二季度,房地产政策明显转向积极,全国各地放开限购。当下的“反内卷”政策是积极的信号,但力度上弱于2014年7月的地产政策拐点。所以,战略上下半年会出现类似2014年下半年的行情,但战术上,这里的突破可能不会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