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了“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DeepSee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文锋(39岁),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王兴兴(35岁),泡泡玛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宁(38岁)、智元机器人彭志辉(32岁)等人入选榜单。其中,有10位来自深圳的企业家上榜,充分彰显了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的活力与创新力。

“财富中文网”公众号截图
“青春之城”深圳精英汇聚
记者注意到,本次榜单以40 岁以下作为年龄限定,汇聚了一批处于职业上升黄金期的创业者与管理者,年纪最小的是光本位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熊胤江,仅29岁。整体看,精英们多数集中在33-39岁区间,展现出年轻一代在商业舞台快速崛起的态势。
其中,有不少商界精英来自深圳企业。具体包括: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靖康(33岁),富士康科技集团、富士康首席数字官、云智慧首席执行官史喆(35岁),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培超(39岁),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白晓淞(38岁),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38岁),深圳像素绽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充(39岁),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彬彬(38岁),中科时代(深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君(38岁),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锐(34岁),三塔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何元翔(39岁)。
精英汇聚背后离不开深圳对人才的重视。据了解,深圳既是创新之城也是人才之城,更是创业天堂。深圳坚持海纳百川大力引才育才,对初创企业人才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务,重点打造事业无忧、往来无忧、安居无忧、生活无忧、申办无忧“五个无忧”人才发展环境。
众多精英投身AI、机器人
与去年相同,在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之外,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将自己投身于以下几个领域:人工智能、大健康、绿色科技、新消费、智能制造等。
尤其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热度不减,众多精英投身其中。比如,DeepSee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文锋在2023年7月正式创立DeepSeek,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当下,DeepSeek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标志性产品,参与到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浪潮中。《财富》(中文版)在此次榜单发布中指出,该公司在2025年1月推出的DeepSeek-R1,在数学、代码及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训练成本却仅为后者的二十分之一。
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带领宇树科技推出H1、H1-2、G1、R1等系列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今年7月,宇树科技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智能伙伴”,售价仅为3.99万元起。
33岁的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鹤也上榜了。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通用具身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研发的创新企业。
机器人领域还有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培超。《财富》(中文版)指出,越疆科技从2015年创立起,在刘培超的带领下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协作机器人公司,连续七年蝉联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冠军,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过8万台,服务80余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24年12月,越疆科技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这些精英们都是技术创新的坚定推动者,他们大多拥有专业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们能够在技术迭代迅速的当下,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引领技术创新的潮流。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将深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重塑产业格局,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科技创新驱动商业变革
纵观榜单,众多行业都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这表明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商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比如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靖康,在影像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为用户带来了更具创新性和便捷性的全景相机产品。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上市。根据其财报,海外市场是Insta360的重要营收来源,2024年,公司76%的收入均来自海外市场。
今年38岁的刘国清在2014年归国创立佑驾创新。《财富》(中文版)指出,他精准定位于渐进式、全栈自研的技术路线,系统性推动了从L1级到L4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开发与落地。佑驾创新于2024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智能化转型创造核心价值,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者。
而在消费、医疗等传统领域的技术应用创新,也在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例如泡泡玛特的王宁,以潮玩IP生态重塑消费场景。目前,泡泡玛特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娱乐IP公司之一,2024年该公司的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达到50.7亿元。
《财富》(中文版)编辑部指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对于当下这些创业者们而言,他们相同的使命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连接断裂、理解差异、引领未来。于是,他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开机器与人类的边界,人形机器人正在参与到人类正常的劳动中;他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创新药实验效率提高数百倍,正在解题生命密码;他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柔性生产’这一工业领域中的理想状态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