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赵述评)近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想成为树一样的企业,把根扎得足够深”。谈及泡泡玛特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不少争论,王宁直言:有的企业像草一样,长得快,但价值不高;有的企业像花,虽然美,但很短暂。我们想成为树一样的企业,把根扎得足够深。他认为,中国市场与中国制造是泡泡玛特的重要优势。
针对市场将泡泡玛特与迪士尼比较话题,王宁称;“去年开始,我们希望不是成为中国的迪士尼,而是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化的成功;另外一方面,平台孵化IP的方式,更能适应这个时代。王宁希望能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如果只是按照别人的路径走,是不可能完成超越的。
潮玩出海,是品牌们的新动作。2024年,泡泡玛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五个国家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同时进驻全球多个地标性位置如法国卢浮宫、英国牛津街、越南巴拿山乐园等。王宁在解释出海原因时强调了泡泡玛特的两个重要优势:一个是中国市场,一个是中国制造。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他们所处的地方,要么市场不够大,要么制造业不够成熟。中国优秀的制造业和强大的市场,可以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孵化IP的平台,在中国孵化再走向世界。
当然,王宁没有回避出海遇到的困难,认为“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要聚焦一件事情慢慢做”。在王宁看来,出海是一个系统过程,语言、文化、法规等都得去适应。王宁坚持本土化运营,希望把公司变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文化跟文化之间的融合,团队成员的磨合,都需要时间。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不断优化,才能把企业发展和文化交流两件事都做好。
此外,王宁用一个杯子的定价变化解释泡泡玛特的创新。一个杯子,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价格从100块钱降到10块钱,这说明中国制造足够优秀。与此同时,同样的玻璃杯,上面印一个拉布布,就可以重新卖到100块钱。“我们跟优秀的艺术家合作,依托中国成熟的制造业,创造新的价值。我觉得,这也是创新。”
针对泡泡玛特的盲盒营销方式,王宁也做出了解释,称泡泡玛特的“语言”,是从盲盒这种营销方式开始的。当然,企业能不能成功,关键还是在于产品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