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一份亮眼的业绩大增预期答卷后,泡泡玛特股价却大跌。截至今日收盘,泡泡玛特(09992.HK)报253.8港元,较开盘价261.00港元下跌3.57%,盘中最低触及245.20港元,总市值3408亿港元。
对于业绩大涨,股价却下跌的情况,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泡泡玛特,泡泡玛特方面对此没有回应。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业绩盈利预告,预期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收入可能较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收入增长不低于200%; 预期本期间集团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统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集团去年同期溢利可能录得增长不低于350%。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约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0%,若按上述泡泡玛特预告的营收增速,今年上半年其营收或超136亿元。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泡泡玛特董事会认为主要归于以下原因:一是泡泡玛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多样化的产品品类促进集团收入增长,集团各区域市场收入均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二是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收入结构的变化对毛利、溢利均产生积极影响。三是,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 及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加强费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LABUBU作为泡泡玛特THE MONSTERS家族的核心形象。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今年6月,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引发全球抢购潮。二手市场涌现出大量“全新未拆盒”转让的部分LABUBU“前方高能”系列产品,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价格几乎翻了一倍甚至更多。此外,一只限量款LABUBU在北京拍卖会上以108万元天价成交。
随着泡泡玛特于6月18日起对旗下热门IP LABUBU 3.0系列大规模集中补货,直接导致LABUBU二手市场价格腰斩,整盒(一系列六盒)回收价从补货前的1500-2800元暴跌至650-800元,黄牛群体出现抛售潮。
这一波动直接冲击资本市场。6月12日,泡泡玛特股价盘中创下283.4港元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3800亿港元;但随后,六个交易日内暴跌17.7%至233.2港元,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
面对市场震荡,摩根大通则认为,泡泡玛特强大的IP运营能力和IP变现模式支撑了其长期的投资逻辑,因此将全年净利润预测上调至94亿元,并重申其“中国消费板块首选”地位,目标价升至34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