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阿里巴巴(09988/BABA,以下简称“阿里”)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高德地图(以下简称“高德”)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数据生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
这一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包含美食、酒店、景区三大类别的全新榜单,以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等真实行为数据为核心依据,明确提出“坚持真实可信,永不商业化”的定位,直指当前传统美食榜单普遍存在的刷分注水乱象。
在美团(03690)旗下大众点评长期“霸榜”本地生活评价体系的市场格局下,高德此举被业内视为阿里系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发起的又一轮战略冲锋。高德也以2亿元打车券+9.5亿元消费券,随“高德扫街榜”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从“到家”外卖战场延伸至“到店”消费决策入口。
攻关三月
高德针对本地生活评价体系的革新之战,早在6月底已秘密打响。
彼时,正值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4月底加入外卖混战后的第三个月,阿里内部正式立项“高德扫街榜”项目,由高德CEO郭宁亲自挂帅,一支不到100人的核心团队进驻了阿里杭州西溪园区C区4号楼——这片此前从未启用的保密区域,其他员工无法刷卡进入,足见阿里对该项目的战略重视。
作为工号靠前的阿里老员工,郭宁曾主导B2B产品的搜索推荐技术开发,2019年回归阿里后深度参与高德的技术转型。
项目组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构建一套真正难以被商业化操控的信用评价体系。此前,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调研,高德团队发现,传统榜单的核心痛点在于过度依赖用户文本评价,这使得刷分产业有机可乘。
“评论可能会做假,但行为数据没法做。”一位高德人士称。团队最终为“高德扫街榜”确立了四大核心评价因子:导航到店的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的距离成本以及消费人群的广度,这些数据均来自高德地图日均过亿用户的真实出行行为,形成了从搜索、导航到到店的完整数据闭环。
为确保榜单的权威性,技术团队还创新性地接入了阿里生态的芝麻信用体系,试图打破餐饮商家一直面临“恶评门槛低”“好评成本高”的困境。通过用户信用等级加权验证评价真实性,构建出“行为+信用”的双重评分机制。
“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解释称,“只有用户去了,甚至反复到店,才是对商家最真实的好评,是真正的‘用脚投票’。任何虚假好评都需要匹配真实的导航轨迹、到店记录甚至多次复购行为,这种机制使得传统刷榜手段”无所遁形。
经过三个月的封闭开发与多城测试,“高德扫街榜”评价体系最终在9月10日阿里26周年庆当天正式亮相,涵盖全国超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其中,餐厅数量达87万家、酒店23万家、景区近5万个。
而扫街榜得以实现的技术根基,正是高德近期持续推进的AI化战略。
一位高德管理层受访称,2025年上半年,高德到了做榜单最好的时候:Qwen大模型应用成熟,高德发布了自己的AI地图,让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被准确分析和运用;高德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有三层,除了地理位置外,还应该提供描述真实世界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履约的能力;高德团队因此围绕榜单成立了战斗小组。
8月,高德地图与通义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全球首个AI原生出行智能体“小高老师”,为扫街榜提供了核心算法支撑。这款专精于出行生活的智能体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可通过音频、文本等多种输入方式理解用户需求,其背后是双方联合打造的全链路语音语义感知系统——包含导航专用ASR(语音识别)模型、通用领域大模型ASR以及高德大模型综合理解能力,全面覆盖导航、本地生活和日常闲聊三大场景。
同时,在DeepResearch框架的支持下,“小高老师”(高德虚拟导航数字人)实现了地图领域领先的复杂POI(兴趣点)推理能力。该框架融合规划、反思和工具调用三大机制,能够拆解用户的复杂需求,自主调度地图API、实时天气、交通状况等工具,处理包含时间、地理、交通等多重约束条件的消费决策问题。
这种技术能力直接转化为扫街榜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基于历史数据生成“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等特色榜单,还能根据实时交通状况、用户偏好动态调整推荐结果。
高德的AI化转型为此次榜单革新奠定了数据处理能力基础。
据官方披露,高德地图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日导航总里程超15亿公里,这些海量数据通过AI模型的分析处理,转化为商家评分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点评平台的静态评分不同,扫街榜实现了每日动态更新,能够快速反映商家服务质量的变化。
体系破壁
“高德扫街榜”也体现出阿里欲将高德培育为“线下入口”的战略期望。
阿里CFO徐宏曾公开表示,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把服务业搬到平台,撬动十万亿元以上的“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而地图作为现实世界的最佳载体,被寄予连接衣食住行全场景的厚望。
此前,阿里发布2025全年财报进行架构调整时,高德被重新归类至“所有其他”中。同样,即使是地图类App的第一,高德在本地生活方面仍然欠缺火候,其提供的酒店预订、餐饮推荐等服务的转化率仍然远低于美团、抖音等对手。
基于此,阿里如若继续“放养”下去,高德的本地生活业务将独自面对抖音、美团乃至新杀入外卖及酒旅业务的京东(09618)等的竞争压力;甚至还将面对淘宝闪购整合飞猪、饿了么后阿里大消费平台的内部竞争。
行业领先者对后入者的提防从未马虎。“高德扫街榜”推出的同日,美团旗下大众点评宣布借助AI,全面升级并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而目前高德地图日均活跃用户已稳定在1.2亿以上,2025财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阿里升级到店业务的最佳契机其实早已来了。
当然,这也并非阿里首次尝试到店业务。从2006年注资口碑网开始,阿里曾先后将该业务交由淘宝、支付宝、饿了么等不同平台运营,但始终未能突破美团的市场壁垒。2023年3月,高德与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正式合并,阿里所有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统一并入高德,为此次扫街榜的推出完成了组织架构准备。
此前阿里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也曾披露,高德和饿了么的订单增长、运营效率改善已开始显现协同效应。
目前,高德已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与支付宝的支付场景打通,用户通过扫街榜导航到店后,可直接调用支付宝完成支付,消费数据反过来又优化榜单推荐。但更深层次的生态协同仍需突破数据孤岛障碍,例如将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外卖消费偏好与高德的到店行为数据融合,构建更立体的用户画像。未来,负责酒旅的飞猪或将一并加入高德的场景体系打通。
对阿里而言,高德扫街榜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争夺本地生活市场份额,更在于完善其“到家+到店”的本地生活双轮驱动模式。但“阿里系”的本地生活体系要拧成一股绳,还有很多细功夫要磨。举例看,外卖和即时零售大战之下,淘宝、饿了么和飞猪的账号体系已然打通,而“高德扫街榜”虽已与飞猪整合,但账号体系的打通与否当下仍未透出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