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降本增效与AI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港股头部互联网企业盈利增长强劲。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公司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内容等核心业务的持续创新,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万联证券TMT行业首席分析师夏清莹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正从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构想转化为业绩增长新引擎。后续AI的商业化落地进度,仍取决于公司核心技术的壁垒高度和应用场景的深耕程度。
头部企业AI战略步入收获期
从较早加码AI赛道的头部企业来看,AI所带来的红利已然显现。
8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二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增长76%。报告期内,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涨26%至333.98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速创三年来新高。其中,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腾讯控股8月13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34.49亿元,同比增长15.56%。腾讯持续加码AI战略投入,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半年度业绩。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228.3亿元,同比增长146%。小米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积极探索AI应用。其中,“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946.93亿元,同比增长14.8%;而“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则为212.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9%。
“AI主要通过大模型技术底座及智能化平台的构建、智能运维管理等产品的创新研发,助力相关上市公司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夏清莹表示,对硬科技制造类和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公司,AI可提升公司的研发、生产及运营效率;对于软件类公司,AI可以应用于自动化代码生成、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等,以促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AI驱动多家公司扭亏为盈
记者注意到,在许多实现扭亏为盈的互联网公司中,AI是主要驱动力。
运动科技公司Keep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业绩反转。报告期内,Keep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为1035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52.2%。与往年相比,公司“全面投入AI”的转型方向在半年报中被重点提及。
秉持“AI+投教”理念的九方智投控股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1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1.7亿元“翻盘”至盈利8.7亿元。九方智投控股积极探索证券领域的AI赋能,将AI技术用于投研、投顾、流量运营等各领域。
多点数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4.8%;净利润达621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AI零售核心解决方案收入达4.88亿元,同比增长16.2%;AI零售增值服务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13.7%。
AI技术正通过垂直场景的深度赋能,重构企业的产品逻辑、运营模式与盈利路径。“AI引领业绩增长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构筑壁垒和适配场景的深耕。”夏清莹表示,AI的研发投入要聚焦关键领域,并形成具有技术壁垒的研发成果,才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AI也需要与具体的业务场景需求精准适配,才能将相关研发投入从成本项转为增值项。
推动AI与更多业务融合
从相关企业下半年展望中可以看出,港股互联网公司计划将AI与游戏、金融科技、电商、内容生态、智能硬件和云计算服务融合,并准备放大AI技术能力的规模效应,系统提升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供给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财报中表示,阿里巴巴将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实现长期增长。
腾讯则加力推进AI技术深度落地,推动AI大模型与各业务线整合,进一步释放协同价值。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方面,公司已投入了可观资金,并仍在持续增加投资力度,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大投入规模。接下来,腾讯会在腾讯元宝与现有平台整合方面做更多工作。
在“AI+办公”方面,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在2025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公告中表示:“金山软件将继续加大对AI和协作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及服务在更多行业办公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