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寒武纪之后,阿里巴巴又吊起了投资者的胃口。上周五晚间,在美股市场上市的阿里巴巴股价大涨12.91%;本周一,阿里巴巴港股股价更是大涨18.41%。一时间让投资者浮想联翩。
从基本面看,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并不是非常亮眼。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76.5亿元,同比仅增长了2%;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同比下降了3%。虽然净利润达到423.82亿元,但这个76%的同比增速,主要是由于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以及处置Trendyol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所产生的收益所致。最关键的是,今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39%,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188.15亿元,2024年同期则为净流入173.72亿元。
不过,在很多投资者看来,阿里巴巴的这份财报,亮点不在已经完成的数据,而在财报文字所描述的愿景。阿里巴巴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中重申,未来三年将投资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这也让市场开始坚信,阿里巴巴不再是一家电商和外卖公司,而是真真实实地回归到硬科技企业。在这种预期的驱动下,即便是自由现金流下降,也被认为是潜在利好,那就是阿里巴巴的云基础设施支出将会显著增加。
此外,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预期是发力AI芯片。阿里巴巴在财报中高调透露,其AI芯片还有B计划,这个AI芯片不再是为特定应用设计的芯片,而是旨在服务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其主要看点是与英伟达兼容,也就是能与英伟达的生态系统无缝衔接,可以在英伟达短期断供以后,争夺AI芯片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AI芯片计划其实才是阿里AI芯片股价大涨的重要原因。此前,寒武纪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被资金追捧。如果阿里巴巴能携巨资深度入局,整个国产AI芯片市场的行业景气度将水涨船高。
目前阿里巴巴主要通过旗下平头哥设计芯片,产品包括含光和玄铁系列。其中,含光800为AI推理芯片,采用台积电12nm工艺,通过阿里云提供云端算力服务;玄铁系列属于高性能多核处理器,兼容RISC-V架构,适用于服务器、AI加速与推理、边缘计算和自动驾驶等场景。由于阿里巴巴在财报中已经表明,新的AI芯片将不再属于云端算力芯片而是通用推理芯片,因此,市场预期阿里巴巴新的芯片将是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
其实,Blackwell、ARM、X64和RISC-V架构各有优势。其中,RISC-V开放、无版税和使用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这也是阿里玄铁系列芯片性能可以直追ARM架构的高通相关芯片的重要原因。
本周一,A股市场很多采用RISC-V架构技术的芯片公司股价大涨,如全志科技、北京君正、泰凌微等。而在上周五,还有一只中概股涨幅比阿里巴巴还要大,那就是主营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华米科技。其大涨的诱因还是RISC-V架构芯片。华米科技的芯片主要来自安徽鲸鱼微电子,其自主研发的黄山系列芯片就是使用的RISC-V架构,全部供货给华米科技。所以,华米科技能有效把控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产品成本,这也是其在智能可穿戴领域不断蚕食佳明(全球第一运动手表生产商)市场份额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