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阿里巴巴(NYSE:BABA、HKEX:9988)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自然年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营收为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10%。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5.10亿元,同比下滑18%。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
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聚焦消费、AI+云的战略,实现强劲增长。我们大力投资实时零售业务。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在AI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我们将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披露,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财报发布后,阿里股价大涨12.9%,创2023年3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持续投资AI与消费
具体到各个业务板块,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业务该季度营收为14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6.7亿元增长10%。其中,电商业务收入为1185.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85.22亿元增长9%;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147.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2亿元增长12%;中国批发业务收入为67.11亿元,较上年同期59.52亿元增长13%。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为347.41亿元,较上年同期292.93亿元增长19%。
得益于淘宝闪购快速增长,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
此外阿里云该季度营收为334亿元,较上年同期265.49亿元增长26%,创3年新高。
今年2月底,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并于4月底上线即时零售业务;7月又宣布投入500亿元用于消费领域,以把握AI和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增长机遇;本季度这些投入开始收获阶段性成果。
在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详解了阿里为何在AI+云、消费两大战略领域分别投入3800亿元和500亿元,以及两大战略领域要实现的目标。
吴泳铭提到,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入快速取得阶段效果,8月整体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带动淘宝App 25%的月度活跃买家数增长,中国电商集团的日订单量持续突破新高。
阿里云则实现26%的高速增长,在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的带动下,本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超过20%。
在AI领域,吴泳铭表示:“AI技术对所有行业的改变升级,以及AI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10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
“本季度,阿里在AI+云的Capex投资达386亿元。过去4个季度,已经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吴泳铭说,阿里对AI的投入已开始显现成果,无论是阿里云在客户的AI需求下恢复高速增长,还是广泛的to C和to B场景的AI体验升级,都看到了AI驱动阿里高速增长路径更加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更明确了投资AI+云、消费两大方向之后,8月22日,阿里巴巴官网更新,对旗下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旗下业务划分为4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包含淘宝、TMALL天猫、闲鱼、飞猪旅行、淘宝闪购、饿了么、1688;第二板块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零售,包含AliExpress、Trendyol、Lazada、Daruz、阿里巴巴国际站;第三板块是云智能集团,聚焦于核心业务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第四板块是所有其他业务,包含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等。
此次变更被外界解读为阿里巴巴组织架构发生调整,阿里此前的“1+6+N”架构成为过去式。不过,阿里内部人士表示,此次变更更聚焦业务的梳理和分类,并不代表组织架构的改变。
但从此次吴泳铭表态坚定长期投资AI+云、消费来看,围绕投资阿里业务也更聚焦这两个方向:一是以电商业务为核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聚焦发力大消费平台;二是继续坚定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让AI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之一。
蒋凡首次详解淘宝闪购
阿里财报发布后的另一个亮点,是蒋凡公布了淘宝闪购的最新成绩单,首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
据蒋凡介绍,今年8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带动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对比今年4月增长了200%。
“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蒋凡表示。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加大投资闪购冲进即时零售大战,真正用意显然不止争夺外卖市场。蒋凡介绍称,闪购与电商业务产生了协同效应,拉动电商增长。闪购拉动手淘8月DAU增长20%,流量上涨带来了广告和CMR上涨,并提升用户活跃度,起到拉新与减少流失作用,为平台降低了相关费用的投入。
针对外界关心的淘宝闪购的经营效率和单位经济模型(UE),蒋凡也进一步做了分析。在其看来,随着淘宝闪购已经达到领先规模,平台将快速提升经营效率。效率的提升将来自用户结构、订单结构、履约效率和成本优化三个方面。
据其透露,淘宝闪购的用户留存非常好,随着老客户比例快速提升,平台的单位经济模型会随着用户结构而优化;下一阶段,平台将会持续推动高价值订单占比的提升,包括消费者高单价的正餐订单,以及零售订单的占比。
另外,在履约效率和成本方面,7—8月,平台对运力做了额外的大规模投资,随着后续平台订单规模相对稳定,物流成本将会显著下降。
蒋凡表示,短期通过物流和补贴效率提升,用户订单结构优化,预计在保持消费者当前优惠投入的情况下,UE亏损可以缩减一半。
关于非餐品类,蒋凡也谈到了淘宝闪购的战略规划。平台将非餐饮在即时零售的业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近场原生模式,一部分是远近场结合模式。
近场原生模式下,淘宝闪购的闪电仓已经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其中闪电仓25%的供给来自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同时依托于盒马大力发展“生鲜品类”的前置仓履约能力,盒马在接入淘宝闪购后,上线整体订单已经突破200万,同比增长超过70%。
在远近场结合方面,天猫超市将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在保持远场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时效体验。同时,平台也会积极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加入淘宝闪购,预计未来3年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入驻,淘宝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在接近阿里的人士看来,此次蒋凡首次详解淘宝闪购后面透露了多重信号:第一阶段完成目标之后,阿里将把即时零售大战带入持久战;下一阶段重点将是提升平台效率,而非单纯靠钱砸出市场;更明显的变化,或许会在“双11”集中上演,集结多项业务拉动商家与品牌向即时零售转型。
另据财报信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阿里持有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5856.63亿元。本季度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188.15亿元,主要归因于阿里的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以及对淘宝闪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