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一哥”卫龙正在降低对“辣条”的依赖。
8月14日晚间,卫龙美味(09985.HK)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
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受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9.8%降至47.2%,但供应链效率提升也抵消了这部分影响,最终净利率为21.1%,与上年同期一致;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8%。
鉴于营收利润双增的成绩,董事会决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18元,总额约4.38亿元,约占当期净利润的60%。
业绩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8月15日),卫龙美味股价应声上涨9.83%,报收13.3港元/股,总市值323.3亿港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传统“主业”调味面制品相对承压。该品类包含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亲嘴烧等,也就是市场所熟知的“辣条”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下滑3.2%,主要由于公司主动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产品矩阵;调味面制品占总收入比重从上期的46.1%降至37.6%,而2023年中期该占比还在55%以上。卫龙坦言,这一变化反映了集团围绕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战略性投资市场潜力更大的品类。
卫龙调整策略的变化可从产能数据中得到印证:去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为11.71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仅56.5%;今年上半年,通过部分产线调整,该品类设计产能降至8.13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8%。
卫龙瞄准的更具潜力的品类,正是以魔芋爽、风吃海带及小魔女为主的蔬菜制品,这也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上半年,该品类收入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首次突破60%,达60.5%,提升超10个百分点,已稳稳取代辣条成为公司业绩支柱。
产能布局随之同步调整,蔬菜制品因增加了新产线,设计产能从去年上半年的5.94万吨猛增至今年上半年的9.47万吨,规模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
卫龙还在持续强化蔬菜制品的市场优势。据了解,公司上半年推出的麻酱魔芋爽、7月上市的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已在电商平台热销。日前,更官宣艺人管乐为风吃海带品牌大使,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
相比之下,贡献度较低的豆制品及其他产品表现疲软,上半年收入仅0.6亿元,同比下降48%,占总收入比重也从4.2%降至1.9%。
渠道方面,线下销售市场依旧是卫龙业绩根基所在。
上半年,公司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占总收入的90.4%;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同比下滑3.8%主要由于各线上渠道流量持续分化,公司调整运营策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与1777家线下经销商合作,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重点商超、零食量贩店、连锁便利店及其他终端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