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小鹏汽车欧洲首研中心即将启用
慕尼黑时间9月8日,小鹏汽车在“引领AI未来出行”主题发布会上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正式启用。该研发中心为品牌全球第九大研发中心,将与硅谷、圣地亚哥等地的研发中心协同运作,进一步强化小鹏汽车在全球的研发实力,助力其在AI未来出行领域持续创新。
点评:小鹏汽车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即将启用,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化及在AI出行领域的进一步布局。这一中心将与其他国际研发中心协同,提升技术创新和市场响应能力。随着全球研发网络的扩展,小鹏可能增强在激烈竞争中的优势,吸引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关注,进而促进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和行业整体的发展潜力。
NO.2 Uber与Momenta明年将在慕尼黑首发Robotaxi项目
9月8日消息,Uber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共同宣布,选定德国慕尼黑作为双方联合Robotaxi项目的首发城市,预计于2026年正式在当地启动运营服务。据悉,今年5月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将自动驾驶汽车引入Uber平台,并聚焦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点评:Uber与Momenta在慕尼黑推出Robotaxi项目,标志着其在全球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重要进展。这不仅增强了Uber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助于提升Momenta的技术影响力,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相关行业板块的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提升,引导更多投资者关注这一新兴领域的长远发展潜力,可能影响整体股市对智能出行的信心。
NO.3 小米汽车副总裁就“测试车”留痕致歉
近日,有小米YU7车主反映新提车辆前后挡风玻璃有“测试车”静电贴残留痕迹。9月7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发文解释,这是工厂抽检车辆做静态评审时留下的隐性痕迹,可用湿毛巾清除。他为给车主带来的困惑致歉,并表示已改良静电贴,后续不会再出现同类情况。
点评:小米汽车副总裁针对用户反馈的“测试车”静电贴问题致歉,表明公司在积极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这一事件虽然引发了一定的顾虑,但小米随即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类似情况,体现出其对消费者诉求的重视。
NO.4 长安高管称35%用户未来仍选燃油车
9月7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表示,即便新能源车发展迅猛,未来仍有至少35%用户会选燃油车。他指出,全国私人充电桩数量有限,对多数无桩家庭,燃油车更务实。基于此,长安汽车坚持深耕燃油车市场。按照计划,长安汽车到2030年欲实现产销5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60%。
点评:长安汽车高管的言论凸显了燃油车在未来市场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充电设施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消费者选择燃油车。长安的长期目标仍然专注于新能源发展,预计将推动其在转型过程中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提升,对整个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策略亦将形成积极影响,使市场各方对行业发展方向有理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