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ST Telemedia(以下简称“STT”)考虑悉数出售万国数据(09698.HK)的持股。消息指,STT正在向潜在买家探讨对其手中所持有的万国数据股份的兴趣。
同时,据知情人士称,美国投资公司KKR正在洽谈收购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TT Global Data Centres(以下简称“STT GDC”)公司,该交易对这家亚洲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万国数据股价近期的上涨,可能使STT难以找到买家出售所持股份,又称该公司可能会分批减持,亦有可能决定不出售股份,指目前讨论尚处于初期阶段。
8月20日,万国数据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从财报来看,虽然其在第二季度亏损,但从整体来看,上半年,万国数据的大部分指标处于增长态势。
身处热门赛道,处于增长扩张阶段,STT为何要考虑出售万国数据股份?美国投资公司KKR收购STT GDC与STT出售万国数据有无关联?
多位受访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万国数据股价因行业景气度攀升(IDC需求激增+政策红利),正处于历史高位,此时退出可最大化股权增值收益。万国数据方面没有回复记者的采访。
STT从“控股运营”向“资本回收”
STT为何要考虑出售万国数据股份?济安研究院研究员万力分析,从资本运作角度看,STT此前已持有万国数据多年,当前其A类股权持仓约为34%,在总投票权中约占20%,具备较强的控制权基础。然而,随着万国数据近期股价阶段性反弹,市值重回一定水平,部分战略股东自然会评估是否要适时兑现长期持仓收益。
同时,万力指出,STT如果就全球数据基础设施投资策略进行结构性调整,出售万国数据部分股权也可视为资产再配置行为。在万国数据已成功推进REIT、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手段的背景下,大股东适时退出、实现财务回报,也是常见情形。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向记者指出,STT正推进两项核心交易:一是出售万国数据34%股份,二是其全球数据中心业务(STT GDC)或被KKR以超50亿美元收购。KKR收购后,STT可能聚焦数据中心直接运营,剥离非核心股权投资,实现业务聚焦。“STT此次减持万国数据或延续‘投资—培育—退出’的资本运作模式,将资金投向更高增长领域。”张思远说。
谈及KKR收购STT GDC和STT出售万国数据两件事的关联问题,万力指出,从资本路径上看,这两件事虽独立推进,但高度相关。KKR若洽谈收购STT GDC,意味着STT有可能在全球数据中心资产板块进行全面战略性退出。
万力表示,一方面,STT出售旗下STT GDC实体,有助于释放全球化资产估值,盘活资本;另一方面,若同步或此后出售万国数据的股权,则构成其全球数据中心业务从“控股运营”向“资本回收”的系统性动作。这也可能是淡马锡在重新评估其基础设施板块资产收益率、区域布局与资本效率的背景下的综合策略体现。从时间逻辑和方向一致性来看,确实可以视为两项交易在同一战略框架下的双向推进。
张思远向记者表示,如果KKR收购STT GDC属实,此事跟STT出售万国数据不存在直接关联,但可能有战略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主体存在差异。KKR收购的是STT旗下直接运营的数据中心资产(STT GDC),而万国数据是STT的参股公司,两者分属不同业务板块。但是,二者有战略协同逻辑。KKR作为私募巨头,可能推动STT剥离非核心资产以优化资本结构。STT GDC与万国数据在业务上无直接竞争,出售股份或为独立决策,但不排除KKR主导下的资产梳理。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记者表示,从交易结构看,KKR作为PE(私募股权)机构,擅长资产重组,其入主后大概率会推动标的公司进行战略收缩,优先处置非主业资产以聚焦亚洲数据中心主业——万国数据恰属数据中心一类的标的。KKR可通过打包出售万国数据股权实现快速变现,或将其纳入自身全球IDC资产组合进行跨区域整合。
“需警惕的是,此类杠杆收购常伴随债务置换压力,迫使卖方加速资产周转。尽管目前无直接证据表明两笔交易绑定,但商业逻辑上存在显著关联性,后续需关注交易条款中是否设置排他性条款。”郭涛表示。
“不过,从市场反馈和消息来源来看,目前出售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尚未确定最终路径,可能采取分批减持、引入战略投资人,亦不排除维持现状。因此,当前更应理解为战略评估与结构优化的起点,而非最终结论。”万力补充道。
机构看空万国数据盈利预期
8月20日,万国数据发布第二季度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万国数据净收入同比增加12.4%,达到29亿元,公司的净亏损为7060万元,净亏损率从去年同期的9.0%降至2.4%。在上半年,万国数据实现营业收入约56.23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润约13.34亿元,同比增长22.71%;归属于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约6.6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万国数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表示,展望下半年,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大力推动下,国内一线市场将涌现更多新商机,已为此做好充足准备,将充分把握市场机遇。
记者注意到,虽然万国数据目前运营状况良好,但Wind数据却显示,研究机构对于万国数据2025年和2026年的业绩预测较为悲观。
根据Wind数据给出的盈利预测(最近180天之内,券商给出的预测数值的算数平均值),万国数据2025年净利润预计亏损7.5亿元,2026年全年净利润预计亏损4.35亿元。
“这其实反映了IDC企业在扩张期的典型财务结构特征。”万力表示,万国数据当前虽处于盈利状态,但新园区建设、设备更新、海外扩展、客户定制化项目等开支使得折旧摊销与利息支出居高不下,影响其GAAP(通用会计准则)口径的利润表现。
此外,由于会计准则限制,南方安国数据中心REIT注资所带来的现金回收未能即时全部计入利润表,而是分期摊销。因此,市场模型预测可能滞后于财务结构优化进程。
万力同时提及,更重要的是,当前对万国数据的“亏损预期”,往往反映的是静态测算而非动态调节。例如忽略了REIT融资带来的负债结构改善、新增项目投产后的运营拐点,或AI算力需求带动的溢价客户比例提升。
“因此,若从自由现金流、EBITDA或运营利润角度评估,万国数据的真实经营质量可能被市场低估,这也正是其通过REIT优化资本结构的一个关键背景。”万力表示。
张思远表示,Wind数据显示,万国数据2025年计划43亿元资本开支,用于新订单交付,折旧摊销压力大。子公司DayOne拓展东南亚市场,2025年和2026年都预计亏损。批发型IDC价格战导致单机柜收入增长放缓,内卷式竞争进一步侵蚀利润。
记者注意到,万国数据二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万国数据股权投资对象DayOne在运营和财务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公司本季度新增数据中心签约容量246MW,总签约容量突破780MW,有望提前实现“3年内签约1GW容量”的目标。DayOne泰国项目已与核心客户完成签约,同时在芬兰的第二个数据中心园区也已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