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博士余凯创立的地平线,股价突飞猛进。
截至9月5日收盘,地平线机器人,股价升至9.8港元/股,市值增至约1360亿港元,直逼历史高位,较年初飙升约880亿港元。
这家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和方案提供商,赶上智驾起量的热潮,产品热销,成为明星标的。
“征程(芯片)家族,累计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8月29日,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成都车展上表示。据称,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
余本人公开披露,征程6系列芯片产品,已斩获比亚迪、理想等车企订单,推动上半年营收获得15.7亿元,增幅高达67.6%。
好风凭借力,余凯乘势杀入新赛道,他瞄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下半年将与多家运营公司合作,开启一片广阔新天地。
加速上车
余凯称,几乎所有主流中国车企,都与地平线有合作。
其大客户有大众集团、比亚迪、理想、奇瑞、吉利等车企,截至6月底,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
公司智驾产品和方案应用广泛,以征程6系列芯片为例,其最高算力为560TOPS,覆盖低阶到高阶辅助智驾场景。
据称,600万车主,都用过余凯团队的服务。
比如理想L9 Pro,配备地平线Horizon Pilot解决方案,由其提供高速点对点导航辅助、自下匝道、智能巡航控制等功能。
他和地平线,正处于规模化上量的红利期。
智能驾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赛道。余凯提到,自主品牌的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4年底的5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9%。
受其带动,1至6月,车载级征程系列硬件,出货量达到198万套,翻倍增长。
量价齐升,地平线仍未实现盈利,期内经营亏损为15.9亿元。
“云服务费及其他技术服务采购增加。”财报解释。1-6月,研发支出高达23亿元,同比增长62%。
余凯此前表示,每一代芯片研发,都投入很多钱,需要保持高研发投入,稳住市场地位。
他认为,从产业终局看,多数人成不了乔布斯、马斯克,地平线锚点非特定企业家或车企,而是整个行业80%产品,都由供应商来提供。
地平线进入头部阵营。
1至6月,中国车企中,地平线基础、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5.8%、32.4%。
“搭载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车型价格,有望下探至15万元左右。”余凯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实现盈利。
客户捧场
余凯,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
他拥有德国慕尼黑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参与发起中国首个自动驾驶项目。
这位创始人,堪称地平线第一大销售。在社交媒体上,他频繁给车企站台,顺带为自家产品打广告。
7月29日晚10点,理想i8发布会一结束,他就第一时间发布祝贺微博,称该车的ADPro辅助驾驶系统,标配征程6M芯片。
一个月后,余凯称,星途E05车型,搭载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征程6P,将迎来首秀,并艾特奇瑞高管。
余主推的征程6系列,成为增长引擎。在其推动下,1-6月,“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硬件,出货量达98万套,占半壁江山。
余凯还透露,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和理想是其最大客户。
地平线与两家车企,关系密切。
记者留意到,理想i8发布会上,创始人李想提到地平线产品;2024年,征程6系列首次亮相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来到现场。
中高端产品上量,客单价提升。地平线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平均售价,是去年同期的1.7倍。征程6P和HSD即将上市,其平均单价,相较6E和M系列会有大幅提升。
其中,HSD获得多家车企定点,覆盖十余款车型,今年有望出货几万套。
“我对全年出货量,保持乐观,有信心达到400万套左右,低阶与中高阶,占比各半。”余凯表示,吉利、奇瑞、长安等主要客户,会密集推出搭载其产品车型。
有信息称,地平线与智驾公司卓驭(原大疆车载)也有业务合作。《21CRB》记者就此公司方面求证,对方回应暂无消息公布。
多点开花
余凯团队找到智能驾驶新落地场景——无人出租车。
“HSD,将会成为未来RoboTaxi的技术底座。”余凯预计,下半年,地平线会和无人驾驶出租车若干运营公司展开合作。
HSD,搭载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地平线的开发范式,是先把纯视觉的上限,做得像特斯拉一样高,甚至超越特斯拉。”
地平线副总裁吕鹏将HSD定位为“中国版FSD”,称未来会给车企选择权,其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配置激光雷达。
3月,余凯和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北京道路上,共同体验了HSD系统。
尹同跃回忆,北京高架桥下路况复杂,连有着4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都难应对,而HSD“水平非常高”。
“高阶辅助驾驶转向RoboTaxi的速度,正在加速。”余凯提到,特斯拉发展路径、法规支持等,为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开启新可能。
余凯的计划是,在未来3至5年内,部署千万量级的HSD。他认为,这让公司数据测试得到千锤百炼,支撑地平线加速开发RoboTaxi的技术。
汽车之外,地平线还发力机器人业务,去年5月,分拆成立地瓜机器人。
地瓜机器人产品,已经进入人形/轮足机器人、扫地机、割草机多类场景。云鲸扫地机方面曾告诉记者,与其有合作。
“我们是消费类机器人第一大芯片跟计算方案的供应商。”
余凯表示,家用扫地机及出口海外的庭院割草机,靠芯片实现自动建图、定位,以识别草坪、规划路径。
身处火热的具身智能赛道,地瓜机器人颇受投资人青睐,5月完成1亿美元的A轮融资。
只是,地平线非汽车业务,收入仅5042万元,营收占比不足一成。
余凯的主战场,仍在汽车智能驾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