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大盘洗筹,也是不舍得猛洗,主力够可以了。

看待这份财报,关键在于理解其收入高增长和亏损扩大并存的原因,以及这对公司的长期意义。
1. “喜”在哪儿:业务基本盘强劲
· 收入高速增长(+67.6%)且结构优化:核心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智能驾驶芯片和硬件)收入暴涨250%,贡献了近一半营收。这说明地平线的主力产品正被市场广泛接受,从一家以技术授权为主的公司,成功转型为软硬件一体产品提供商,商业模式更扎实。
· 量价齐升,产品结构向高端迁移:出货量翻倍的同时,平均售价提升至去年同期的1.7倍。这得益于支持高阶智能驾驶(如高速NOA、城区NOA)的征程6系列芯片出货占比大幅提升(占出货总量的49.5%,贡献了该业务超80%的收入)。这表明地平线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认可,并能推出更高价值的产品。
· 市场领导地位稳固:在国内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和前视一体机市场双份额第一,且累计出货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厂商。这带来了规模效应和客户粘性。
· 国际化突破带来未来想象空间:与两家日本车企达成合作,预计生命周期交付超750万套,为未来增长打开了新空间。
2. “忧”在哪儿:盈利压力短期仍在
· 亏损幅度扩大: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4%,经调整后亏损也同比增加34.9%。这直接影响了短期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下滑:综合毛利率从79%下降至65.4%。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改变了收入结构。这其实是业务转型和规模扩张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 研发投入巨大:研发开支高达23亿元,同比增加62%。这是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但也揭示了公司的战略选择。
亏损扩大主要是战略性投入
地平线亏损扩大并非由于业务萎缩或毛利率大幅下滑,而是主动的战略性投入,目的是抢占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的技术高地。其核心逻辑是:用当下的利润换取更大的技术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和未来收入潜力。
未来看点与风险
· 未来看点:关注其高阶智驾产品(如征程6系列)的渗透率、与国际车企合作的量产进展,以及城区智能驾驶系统(HSD)的落地情况。这些将决定其“烧钱”投入能否转化为长期的收入和利润。
· 主要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智能驾驶赛道玩家众多,技术迭代快,存在价格战和技术掉队的风险。
· 盈利时间推迟:有机构预测其盈亏平衡点可能推迟至2028年,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 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总结:利好还是利空?
这份中报更倾向于 “利好” ,但需要附加条件。
· 对于看重成长性和市场空间的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它展现了地平线强大的商业化和技术落地能力,以及在未来赛道上的核心卡位。短期亏损是其为长远发展支付的“门票”。
· 但对于关注短期盈利和现金流的价值型投资者来说,亏损扩大和盈利周期延长则是明显的担忧点。
一言以蔽之:地平线正用今天的利润,换取明天在智能驾驶世界里的一张头等舱票。这张票未来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它能否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并成功将技术转化为规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