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披露海外收购最新进展。
今年7月底,京东集团曾宣布,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时隔一个月,9月1日晚间,京东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通过其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发布要约文件,向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MediaMarkt及Saturn的母公司CECONOMY所有股东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
据悉,这一收购的交易估值将达22亿欧元,即超过180亿元人民币,有望创下中国电商企业欧洲并购新纪录。
此次收购要约及因接受要约而成立的合约均须满足若干先决条件,包括于2026年11月10日前获得经营者集中审批、外商投资审批及欧盟外国补贴审批。收购要约的接受期自2025年9月1日开始,至2025年11月10日下午六时正(纽约时间)止,该期限在特定情况下可予以延长。本次收购要约的资金将通过并购贷款及京东集团资产负债表中已有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收购要约不适用于与CECONOMY相关的美国存托凭证,相关持有人必须先将其CECONOMY美国存托凭证兑换为CECONOMY股份,方可接受本次收购要约。
CECONOMY是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前身为麦德龙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2017年完成分拆独立运营。目前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享誉欧洲的零售品牌,业务覆盖11个欧洲国家,运营超过1000家线下实体门店。
从财务数据来看,近年来,CECONOMY业绩增长乏力。2022—2024三个财年间,公司销售额从217.68亿欧元小幅增长至224.42亿欧元,复合年增长率仅为0.8%。2025财年上半年,其虽然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128.16亿欧元,但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6%至52.4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EBIT)更是大幅缩水68.8%至1400万欧元。另外,从业务结构来看,CECONOMY仍是一家以线下渠道为主导的传统零售企业,其线上销售额低于30%。
可以预见的是,与京东的合作将有利于CECONOMY加速数字化变革。根据此前公告,交易完成后CECONOMY将保持独立运营,但将获得京东在数字化技术、全渠道零售经验以及物流仓储体系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加速其向欧洲领先的全渠道消费电子平台转型。
而此次收购背后,京东过去十余年的国际化征途并不顺利,但公司显然并不想放弃。其中,欧洲是京东国际化的重要市场。2022年,京东在欧洲推出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致力于成为欧洲消费者购买食品生鲜、家用电器、美妆、母婴、时尚、生活家居等全品类商品的首选商店;今年,京东重启欧洲在线零售品牌Joybuy,在伦敦地区试运营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Joybuy。
今年以来,京东国际化动作显著增多。7月,京东宣布正式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内将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并助力其达成累计100亿元的销售增长。8月,京东正式完成对中国香港地区知名连锁商超——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同时,京东集团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并委任香港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出任该业务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