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全国工商联揭晓“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荣登三甲。相较于上一年,2025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从263.13亿元提升至270.23亿元。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额高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达861.02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营收超千亿元企业新增8家,总数达105家;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同比增长2.62%至1023.09亿元。经营效益方面,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同比增长6.48%。此外,在发展方式转型、创新活力激发等方面,各数据指标也彰显出民营企业持续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整体规模持续提升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揭晓,入围门槛从263.13亿元提升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资产总额突破51万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民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的转型跃迁。
相较于上一年,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较上年增加2家。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有16家,较上年增加1家。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榜单中,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超5000亿元企业增至11家。以京东为例,其11588.19亿元的营收连续四年蝉联榜首,并通过物流、技术、金融等生态赋能,带动超20万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恒力集团则以“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制造业垂直整合的标杆。
从效益上看,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需求波动的压力下,民企500强仍实现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同比增长6.48%。制造业民企成为效益提升的主力军: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技术降本近30%,毛利率提升;腾讯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占比提升至30%,业务结构更趋稳健。
降本增效的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深化。数据显示,民企500强中92%已启动数字化改造,其中65%实现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例如,在制造端,美的集团正加速从精益制造迈向智能制造,通过持续的数字化转型、AI技术融合,构建面向全球的智能制造能力中心,美的集团目前已拥有6家代表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准的世界级灯塔工厂;供应链层面,不断从传统供应链迈向数字化集成供应链,构建全价值链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全球计划和订单一体化高效运作。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李国林表示,面对全球经济低增长、海外市场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生存、发展、竞争格局在加速重构,贸易环境诡谲多变,企业需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和可循环生态建设,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从技术突围到新质生产力引领
如果说规模与效益是民企的“硬实力”,那么创新与社会责任则是其“软实力”。2025年榜单显示,民企500强正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绿色转型为盾,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成为吸纳就业、推动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实际填报的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64.2%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60.2%的企业已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66.8%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83%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要采取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碳排放测算、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等措施。
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1家,超过30亿元的企业有64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37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49家、191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3家、14家。
民营企业500强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9948项、行业标准7568项。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其中,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表示,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找准重点,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动能,切实发挥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