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20:57:50 股吧网页版
中非医院联盟驶入AI合作新航道,“羲和一号”大模型照亮健康新丝路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郭怡琳 于娜

  2025年8月15日至8月17日,第31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8月16日上午,伴随一声清脆的倒计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博雅全健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非医院联盟”正式揭牌。与此同时,中英双语千亿级医疗大模型“羲和一号”完成与宁夏卫健委签约落地,率先把算力、算法与非洲大陆最迫切的儿童癫痫、先心病诊疗需求焊接在一起。

  这场“与AI同行:健康丝路AI赋能研讨会”上揭晓的重要合作,标志着中非医疗合作在历经六十余载深耕后,正式驶入AI赋能的新航道。对此,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8189.HK)子公司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雅全健”)董事长、博士、研究员栗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达生物作为博雅全健的母公司,正在构建一个涵盖 ‘数据—模型—临床’的AI +医疗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就像一个‘医疗AI外卖盒’,依据临床需求将所需硬件变成可以随时调用的API。 这种模块化、按需配置的模式,特别适合非洲各国差异化的医疗需求。因此,中非科学家正在联合开展基于‘羲和一号’的多组学研究,探索非洲人群特有的疾病基因标记。”

  AI医疗合作破解非洲痛点

  2025年8月15日,第31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开幕式上,一张纪念中非合作的照片被展出。图中背景是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友谊医院,铜匾上镌刻着“1963—2023”,这数字记录着中非医疗合作的峥嵘岁月。在这里中国首支援非医疗队完成了第一台外科手术,开启了长达六十余年的医疗援外历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累计派出医护人员超2.3万人次,在非洲援建各类医疗机构130余所,诊治患者超2.8亿人次,培训本土医护人员近5万名,建设45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

  伴随上述负责人的讲述,一组对比照片缓缓展开。左侧是1975年中国医生在坦桑尼亚用算盘计算药物剂量的黑白影像,右侧则是2025年内罗毕医生通过平板电脑调用AI辅助诊断系统的彩色画面。这跨越半个世纪的影像对话,恰是中非医疗合作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生动隐喻。

  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成立“中非医院联盟”。此次联盟成立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医院间的直接对接,推动医疗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联盟成立框架下,“中非医院联盟”健康丝路AI发展等多个联合工作组同步启动。中非代表在分享新成果、新技术的同时,描绘着中非健康合作的新图景。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羲和一号”大模型首席科学家唐熠达揭示严峻现实:“非洲医疗困境在心血管领域尤为触目惊心。胸痛、心梗等疾病漏诊误诊率超25%;传统检查耗时超30分钟,人工计算错误频发;基层治疗延误使死亡风险激增35%。而非洲每十万人口仅有2.3名医师(WHO数据),以AI辅助诊疗能有效弥补当地医护人员数量不足、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此,栗琳表示,“目前羲和一号正构建临床刚需研发体系,在预问诊分诊中,大模型能快速解析复杂病症;在脑电分析等专业领域,它将顶尖医生的经验转化为普惠工具。我们的目标是直指非洲医疗资源匮乏的核心矛盾,将三甲医院医生的智慧复制给AI,再通过AI赋能十万基层医师。”

  与此同时,中国专家打破时空的局限,借助医疗大模型分析的心音数据,为远在非洲的一名儿童给出诊疗意见。对心梗救治来说,每延迟一分钟,死亡风险都在攀升。唐熠达表示,医院、高校和企业共同研发“羲和一号”医疗大模型,大大缩短预警时间,降低首诊误诊率。

  据悉,羲和一号大模型由博雅全健和北医三院联合研发推出。该模型研发历时近10年,基于100万真实病案数据研究,形成1000亿级参数,依托自然语言交互与可溯源知识推理双引擎,支持疾病预测、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影像分析、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医学教育等多场景应用,实现医学知识覆盖率98%,医学知识精准率90%以上。

  截至目前,这一大模型已嵌入中国宁夏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数据互动。通过AI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送和即时分析,患者可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获得更多生存和康复机会。

  海量临床数据助力诊疗

  “数据是AI模型的灵魂,而‘羲和一号’的灵魂根植于最严谨的临床医疗数据。” 栗琳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在AI医疗赛道愈发拥挤的当下,“羲和一号” 从源头建立差异化壁垒——以医院病案档案为核心训练数据,用经过严格筛选、标注的临床病例、影像、检验结果等 “黄金标准”,替代部分同行依赖的互联网 “二手信息”。

  栗琳举例说:“互联网数据可能包含健康资讯、用户问答,但这些内容缺乏临床验证,甚至存在错误。用互联网数据训练的模型好比‘隔着书本学看病’,而‘羲和一号’是在临床一线‘跟着医生查房问诊’。”

  据悉,“羲和一号”的训练数据均来自18家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涵盖人口学特征、时序理化指标、影像组学等多模态信息,且每一条数据都经过伦理审查、脱敏处理,标注过程由临床医生全程参与。这种数据优势使得“羲和一号”的幻觉(错误输出)率极低,准确率可达90%以上,避免了 “普通咳嗽误判为严重肺病” 等致命错误,在合规性上也占据先机,为后续商业化落地扫清了数据合规障碍。

  作为积极投身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创新的企业,泰达生物始终以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协同为导向,深耕AI +医疗赛道。依托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多个维度形成特色布局:在临床应用层面,聚焦AI医疗基础大模型研发,通过医疗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专科专病治疗、医疗管理效能提升、医院科研水平提高;在资源协同层面,联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参与医疗大数据结构化、标准化、市场化建设,形成 “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赋能” 的强大创新能力,并与弘信电子(300657,SZ)子公司燧弘华创在端边医疗诊疗一体机方面深度合作;在服务应用层面,积极探索“AI +医疗”产品服务模式,助力优质诊疗资源向县域、乡镇延伸,为基层患者提供更便捷普惠的医疗服务。

  2025年8月11日,泰达生物披露公告显示,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医数精诚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整合资源优势,在数据库建设、数据质量提升及数据分析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AI医疗大模型的迭代优化筑牢数据基座。

  “我们预计三年内服务患者超过1亿人次。”栗琳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建立全球医疗AI协作网络,与各国专家共同完善模型,真正实现医疗智慧的全球共享。”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业界在AI +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泰达生物将持续深化AI +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与医疗机构、科技企业、行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凝聚前沿数智力量,积极参与“健康丝路”生态建设,为国内外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