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4 02:55:09 股吧网页版
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工程”到“酱酒头部企业”——珍酒50年辉煌之路
来源:经济参考报


K图 06979_0

  在遵义石子铺的珍酒老厂区,至今还保存着一批泛黄的试验记录本。这批写满实验记录的册子,藏着硬核的“创业故事”——珍酒,这个诞生于国家战略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工程”,如何用50年时间从试验走向市场,成为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

  起步

  1958年,茅台年产量仅几百吨,为了实现茅台酒产量的大幅增长,1975年,以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为首的28位技术精英,带着命令,奔赴遵义北郊石子铺。

  没人想到,这场“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会持续整整10年。老匠人回忆:“那时候没有恒温设备,夏天靠风扇降温,冬天裹着棉被守发酵池,3000多次试验,光记录本就堆了半间屋。”

  1985年,这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试验”迎来验收。鉴定会在遵义召开,由白酒泰斗、全国名酒评比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恒刚担任组长,史称“85鉴定”。会上,茅台得分95.2分,此酒得分93.2分。

  评委盲品后写下结论:“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细腻,入口酱香明显,后味较长,空杯留香幽雅较持久,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当“试验”通过鉴定时,守候在车间里的工匠们激动不已——这杯酒,藏着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1986年,此酒被定名为珍酒,贵州珍酒厂也由此产生。

  转折

  2009年,珍酒迎来“命运转折点”。这一年,珍酒从国营酒厂改制为民营企业,新任负责人吴向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盘家底”:两千多吨优质大曲酱香产能规模,库存700多吨的老基酒,最值钱的是一坛1978年茅台酒厂运来的老酒,还有几坛“85鉴定”的老酒,这些都是珍酒厂文物级别的宝贝。吴向东说,“在如获至宝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改制后的珍酒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就像给珍酒装了“涡轮增压”,产能和销售逐年提升。截至2024年,总计投入120亿元用于生产,厂区面积由285亩扩大至3100余亩,酿酒产能由2000吨上升至4.4万吨,员工人数由200余人增加至8000余人,销售收入增长了300倍,上缴税金增长340倍,利税增长430倍。至此,珍酒厂成为贵州最大的民营酒企,进入“酱酒头部企业”的行列。

  传承

  “一丝不苟酿美酒”是每一个珍酒酿酒师都牢记的生产观,而珍酒的高品质秘密蕴藏在两组“数字密码”中。首先,珍酒始终坚守“1287”传统酿造工艺。其次,珍酒还有一组“831415”的数字也有着独特的含义,每口窖池年产高品质酱酒8.3吨,需投入高粱14吨,制曲用小麦15吨。珍酒建立了成熟的质量技术体系,以对细节的极致把控确保产品品质。

  更妙的是“精益求精的酿酒管理”模式,比如工人的“四双鞋管理”——酿酒工人和制曲工人都有四双鞋,上下班一双鞋,在车间一双鞋,厂区活动要换一双鞋,去卫生间还有一双鞋。管理理念的提升成为珍酒“创业故事”的又一束光。

  站在50周年的节点上,珍酒的故事证明传统不是包袱,而是创新的底气。珍酒人常说:“我们守的是工艺的根,创的是时代的新。”

  担当

  在遵义的高粱地里,农户老张最近换了新农机。“珍酒厂包销我们的红缨子高粱,价格比市场价高,还派技术员来指导种植。”现在,老张的儿子在珍酒厂上班,一家人年收入翻了三倍。

  珍酒通过ESG管理体系的制度化,构建了覆盖环境、社会与治理的闭环,成为白酒行业ESG实践价值标杆。近日,知名金融信息服务商Wind发布2025年度ESG评级结果,以珍酒为核心企业和旗舰品牌的珍酒李渡集团,Wind ESG评级跃升至最高评级AAA级,稳居白酒行业第一。

  在环境维度方面,珍酒李渡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旗下珍酒、湘窖获“国家绿色工厂”称号,李渡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珍酒李渡率先在行业披露范围3碳排放数据,并提出“2850”双碳目标。

  在社会维度方面,珍酒李渡持续引导上下游践行ESG理念,并对供应商ESG表现实行动态考核,为行业树立良好的上下游合作典范。同时,珍酒李渡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公平、非遗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

  珍酒藏着一代人的执着,也映照着一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或许,珍酒的真正魅力,就是“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50年的时间证明:好故事和好味道一样,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