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12:36:30 股吧网页版
高科技之光照亮中国制造未来——东阳光集团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来源:中国证券报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盛夏时节的粤港澳大湾区江山如画、万物蓬勃,处处迸发着生机和活力。

  今年8月,深圳东阳光集团旗下东阳光药(06887.HK)将登陆港股。此前,集团已有两家上市公司东阳光(600673.SH)和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HK),此次东阳光药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上市,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迎来新锐力量,也意味着东阳光集团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成立28年来,东阳光集团从零起步,一路披荆斩棘,凭借自主创新、追求国际一流的精神,推出多个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重磅产品;产业版图横跨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产业;在资本市场成功培育出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

  回首来路,这家拥有3万多名员工、800余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翻过千重山,踏过万道河。发展中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既有大江奔流,也有乱云飞渡。但它始终与中国制造的脉搏共同跳动,创造出众多奇迹。

守正革新:从打破垄断到跨界拓局

  绘就三大产业宏伟蓝图

  走进东阳光集团东莞基地,典雅的欧式建筑与现代化AI研发平台相互辉映,科研人员在静谧的园区忙碌。这家由浙江人张中能1997年在深圳创办的企业,累计纳税超230亿元,跻身民营企业500强、2024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34位。

  回顾28年发展历程,东阳光集团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一批追逐梦想的奋斗者坚持长期主义,立意高远、布局长远,克服重重困难,在多个领域做到行业领先。28年来,东阳光集团始终坚持实业报国理想,在时代变局中主动革新、砥砺前行,绘就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产业蓝图;锐意向前,挺进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勇立潮头敢为先,抢占电子新材料产业高地。当前,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掀起产业热潮。

  东阳光抓紧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机遇,集团电子新材料板块前瞻布局AI和机器人产业,为未来打开新增长空间。今年2月,东阳光与智元机器人等联合成立光谷东智公司,打造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与场景验证平台,打通机器人本体到行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3月,东阳光携铝冷板、氟化冷却液两大“利器”,与全球光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力争5年内成为液冷领域的领军企业。

  东阳光在创立之初便布局产业关键领域,为中国企业争气。东阳光集团董事会轮值主席张红伟说,上世纪90年代,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化成箔的核心玩家都是日本企业,关键生产工艺更是被日企垄断。东阳光不甘受制于人,1998年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设立化成箔工厂,联合西安交大持续攻关,推出成材率稳定在98%以上的腐蚀工艺,成功打破日企对化成箔市场的垄断,目前,公司中高压化成箔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东阳光是全球唯一拥有“铝锭-电子光箔-电极箔/积层箔-电容器”全产业链的企业。积层箔作为新一代电极箔,东阳光拥有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发挥创新引领和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在浙江东阳打造全球领先的电容器生产基地。

  东阳光积极布局化工新材料关键领域,赋能产业发展。为保障电极箔产业生产需求,公司构建完整的氟氯化工产业链,现为华南地区唯一拥有完整氯氟化工产业链的企业。2024年,东阳光子公司收购江西重点氯碱化工企业蓝恒达,进一步完善氟氯产业链布局。目前,东阳光还是广东省唯一一家新型环保制冷剂生产单位,拥有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近6万吨,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东阳光起步于铝箔产业,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化工新材料及能源材料产业,构筑稳固的基本盘,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战略聚焦液冷科技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在前沿赛道奋力奔跑。

  ——肩负使命启新程,迈入创新药企第一梯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创新药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东阳光药也迎来了新机遇。公司拥有150款全球获批药物,超过100款在研药物。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和国际化标准的生产体系,其跃升至中国医药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将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努力成为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医药企业。

  秉持“药者大德”的初心,东阳光集团于2001年收购宜都一家小的原料药厂,进军生物医药产业。2003年成立综合性制药公司东阳光药,2005年成立以创新药研发为核心的药业研究院,经过20余年的深耕和持续投入,已建立起完全自主、系统全面的研发体系。现有20多名外籍和海归专家,1100多名研发人员,先后6次获得广东省创新团队称号。拥有广东省制药领域唯一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20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2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请专利超2500件,连续七年位列药智网发布的《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TOP 20。战略布局上,东阳光药聚焦感染、慢病、肿瘤三大潜力领域,管线成果频出,有3款原研创新药已上市,49款在研1类创新药,其中1款即将上市,10款进入临床Ⅱ、Ⅲ期阶段。

  东阳光药在商务拓展(BD)合作领域的突破,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11月,东阳光药与英国制药公司Apollo就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HEC88473项目达成海外授权许可协议,总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东阳光药董事长张英俊说,公司拥有全方位的创新研发平台和技术,具备扎实的国际化基础,手握数十个潜在重磅海外BD,彰显了公司研发管线强大竞争力。

  生产和销售是药企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生产方面,东阳光药在广东松山湖和湖北宜都拥有两大生产基地,覆盖生产全链条,按照国际标准体系建设。相关工厂已通过中国、美国及欧盟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并多次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查。销售方面,东阳光药已建立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在国内,东阳光药拥有近2000人的专业学术推广队伍,销售网络遍布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近300个地级市,通过持续的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将可威(磷酸奥司他韦)打造为中国抗流感药第一品牌。在海外,公司在美国、德国、英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分公司,积极开拓医药业务。

  此外,在生化原料药领域,东阳光集团实力雄厚,如今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厂区内,39个五层楼高的巨型发酵罐矗立,这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红霉素及衍生物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乘势而上开新局,健康养生产业启宏图。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健康养生产业蓬勃发展。冬虫夏草被称为“百补之王”,原产自雪域高原,由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而成。自然情况下侵染概率极低,且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因此天然虫草产量稀少、价格高昂,有“软黄金”之称,难以进入普通家庭,产业化培育更是难以想象。

  瞄准其药用价值及市场空间,2006年东阳光集团决定进军冬虫夏草繁育产业,并将任务交给刚从中国药科大学硕士毕业的李文佳。“当时的第一个念头,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东阳光药总经理李文佳回忆说。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李文佳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立即组建团队开展研发。公司投入数亿元建设工厂,通过模拟青藏高原日照、温度、湿度等条件,高度还原冬虫夏草生长环境。在一轮又一轮的实验中,团队用极致的专注对抗怀疑,慢慢接近成功。

  最终,团队在2008年培育出第一根虫草,开创了冬虫夏草生态繁育的先河。东阳光集团先后投入近300名科研人员、累计投入数十亿元,打造近40万平方米繁育基地,率先实现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冬虫夏草国家重点研究室。2017年至今,公司连续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专利奖金奖等殊荣,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生态繁育冬虫夏草开创者”认证。

  经过十余年产业化繁育,东阳光集团用一根虫草撬动了数十亿元的年产值。2023年东阳光集团冬虫夏草产量突破60吨,并将以年产量达100吨、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双百”战略打造产业新高度。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东阳光集团推出“东阳光鲜虫草”“东阳光补己”等产品矩阵,让这一珍稀滋补品走进千家万户。未来,集团将构建以冬虫夏草为主,深加工产品、东阳光妍化妆品为辅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深度挖掘千亿滋补蓝海。

  28年来,东阳光集团在广东东莞、韶关,湖北宜昌,浙江东阳,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建成七大基地,业务横跨三大产业,规模和效益持续提升。东阳光集团主动求变,不断进化,以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为引擎,穿越行业周期波动,打造更高维度生态位,破除同一维度的内卷式竞争。

双轮驱动:创新铸魂、国际化拓界

  锻造高维生态位

  从一片铝箔开始,东阳光集团28年来在三大产业“开疆拓土”,并在多个细分行业“攻城拔寨”,收获丰厚。东阳光集团董事长张寓帅说,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百年东阳光”根基。

  惟创新者立,惟创新者强。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早已融入东阳光人血脉里的基因。2005年,当不少制造业企业还在追求单纯规模扩张时,东阳光集团已着手组建研究院,开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东阳光集团董事、总经理唐新发表示,组建研究院的初衷在于锻造集团创新内核,通过建立体系化、平台化体制机制,打造可持续、系统的研发能力。经过20多年沉淀,研究院走出了一条成熟的道路。

  ——筑巢引凤,厚植创新沃土。解决研发人员的后顾之忧,是“打持久战”的必备条件。研究院所在的园区内,食堂、幼儿园、游泳池一应俱全,公司还给员工按需分配住房。

  有了这些保障,研发人员可以静下心做研究,保障了队伍的稳定性。目前东阳光集团东莞基地,共有员工3500余名,园区内研发人员1100多人,多数骨干在公司工作超10年。

  ——对标一流,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公司建设了一流研发设施平台,研究院现有400余台高效液相色谱仪,被业内誉为“液相森林”;顺应AI制药潮流,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构建AIDD(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设计)平台,采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AI辅助药物研发系统。

  在完成“招兵买马”后,研究院根据前沿研发需求,持续拓展自身能力圈。如今,研究院建起了覆盖大分子、小分子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平台。持续推进技术平台的迭代优化,涉足小核酸、TCE双抗、ADC、PROTAC等前沿技术,确保在新药研发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事业留人,把能力沉淀到组织。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重视培养自主研发能力,尊重专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由专家把握技术与研发方向,实践环节由青年人才完成,逐步夯实团队研发实力。

  一大批研发人员由此完成从“新兵”到“大将”的蜕变,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张英俊是最早一批加盟的青年海归人才,加入东阳光药17年来主导了50多个1类新药研发,累计申请120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800多项获得授权。

  东阳光药研发实力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以2014年至2023年在中国公布的专利数量及授权专利公告数量统计,东阳光药在国内药企中排名第一。东阳光集团入选由工信部审评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排名第34位。

  国际化是东阳光集团另一核心战略。公司始终以国际化视野标定航向,通过对标世界一流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全球化战略不断扩大市场范围,持续拓宽护城河。

  初涉创新药时,公司没有任何经验,于是砸重金邀请海归专家加盟。高峰时期,公司高薪聘请了40多位海归专家“坐镇”。他们多在辉瑞、拜耳、诺华等国际顶级药企工作多年,带来了世界前沿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技术骨干得以站在巨人肩上远眺。

  在国际化视野引领下,东阳光集团以追求极致、对标一流的标准持续完善生产及经营管理。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以通过欧美GMP认证的制剂为突破口,配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和供应链体系,推动国产制剂全球化销售。

  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东阳光药建立海外销售网络,覆盖美国、德国、英国等8个国家及地区。在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耕耘数年,建立了自主品牌并形成销售能力,其中阿奇霉素片在德国同类药品市场中占有率排名第一。

  东阳光药的国际化雄心不止于此,公司还遴选创新药优质研发管线,有序推进海外临床和海外授权。据悉,公司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已在美国申请上市,有望成为首家可豁免Ⅲ期临床试验而在美国上市该药的中国企业,门冬胰岛素即将开展海外临床试验。美国胰岛素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胰岛素制剂有望成为东阳光药出海大单品。公司具备海外BD潜力的储备项目还有数十个,其中多个具备超十亿美元授权价值。

  东阳光通过深化产业协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成功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地区,彰显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已成为日本化成箔市场的主流供应商之一。

家国情怀:实业报国践行社会责任

  致力于成为伟大公司

  28年来,东阳光集团秉承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成长为民营企业创新标杆——这是中国制造砥砺前行的生动缩影。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东阳光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颇具启示意义。

  ——心怀家国,与国家命运和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爱国,是企业顽强奋进的动力源泉,只有扎根“大地母亲”,才能屹立不倒、枝繁叶茂。

  家国情怀,是发乎内心的质朴情感,是企业最深沉的文化内涵。“科技创新、健康生活”,短短8个字,诠释了东阳光集团文化和精神的精华——这正是其跨越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动力源泉。28年来,东阳光集团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实业报国、科技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创新创业,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这种深植于企业家精神的强大内在动力,与各种创新要素互相激荡,汇成滚滚创新洪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还不死心”,这是东阳光集团创始人张中能坚持的奋斗精神,也是镌刻在每个东阳光人骨子里的底色。从传统铝箔起家,到电子新材料,再到创新药和健康养生赛道,如今又进军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东阳光集团保持着敢为人先的闯劲,主动变革,不断进化,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

  ——坚守初心,做一家伟大公司。28年来,东阳光集团坚守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公益捐赠超5亿元。依托深圳市东阳光慈善基金,东阳光“寓未来”助学奖励计划两年来累计为1100多名成功考取大学的优秀学子提供助学金;广东乳源、湖北宜都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在浙江东阳,投资布局高端铝电解电容器、生物医药、虫草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助力东阳经济社会发展。

  “东阳光致力于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其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我们不能让每一个东阳光人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成为一个问心无愧于天地的人……”在东阳光集团,张中能饱含深情的一段话,感染和激励着员工。

  东阳光集团东莞基地遍植榕树、樟树、紫荆,皆是2002年前后张中能带人手植。今粗者两人围抱,细者碗口大小,绿树婆娑、生意盎然。微风过处,飒然作响,似在感怀先人种树之功,又像颔首今人奋进之姿。

  基地大门不远处,即是珠江入海口。千里珠江起自榛莽,出深山,过湾区,滔滔江流汇集至此,磅礴浩荡、汪洋恣肆,最终流入南海,流向太平洋,不回头……

  (本报记者彭勇武卫红张兴旺黄灵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