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继续,8月25日海底捞发布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与此同时,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要么营收净利润双降、要么尚处亏损之中,而以平价著称的小菜园、绿茶集团则表现较为稳健,营收净利润双双上涨。
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餐饮市场曾迎来一轮短暂的复苏,“报复性消费”一度带来行业回暖。然而随着消费热情逐渐平缓,近两年消费逻辑发生显著转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整个餐饮市场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海底捞们”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翻台率、同店销售额皆承压
今年上半年,在餐饮上市企业中,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餐饮企业集体业绩承压。根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九毛九、全聚德、西安饮食皆是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海底捞收入为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减少13.7%;九毛九收入为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为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根据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预计收入为19亿元,同比减少约18.9%;预计净亏损在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同时西安饮食同样处于5000多万的亏损之中。
近两年外部消费环境被深刻重塑,平价消费成为主流趋势席卷消费市场。在此情形下,走大众平价路线的小菜园、绿茶集团则表现较为稳定。2025年上半年,小菜园收入为27.1亿元,同比增加6.5%;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增长35.7%;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大部分餐企的人均消费都处于下滑态势。2025年上半年,小菜园堂食顾客人均消费额是57.1元,同比降低3.3元;绿茶集团为55.5元,同比降低2.6元;九毛九营收占比为15%的怂火锅顾客人均消费同比降低11元至99元。相对而言,海底捞和九毛九旗下营收占比超七成的太二酸菜鱼(下称“太二”)顾客人均消费同比并没有减少,同报告期,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为97.9元,同比微增0.5元,太二为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出现明显下跌,2023年海底捞、太二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04.9元、77元。
在海底捞、九毛九业绩承压的背后,作为行业关键运营指标的翻台率也呈现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由去年同期的4.2次/天降至3.8次/天;九毛九集团旗下主力品牌亦表现乏力,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则由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
此外,反映存量门店经营效率的同店销售额,各家餐企同样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和九毛九旗下主力品牌太二、怂火锅和九毛九品牌,同店销售额皆在下滑;即便是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其同店销售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失利,海底捞表示,利润下降是受翻台率下降,以及产品、场景等创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调整影响,公司认为这一阶段业绩下滑反映出管理层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作为管理层,将继续努力并进行改善。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九毛九上半年财报不够亮眼的原因主要是火锅、酸菜鱼赛道内卷加剧,九毛九也面临品牌老化、创新乏力的问题,并没有找到太好的破局之道;海底捞总体来看是客流同比减少的问题。”
门店调整
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调整门店成为餐企们的选择。2024年3月,海底捞开放了加盟。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自营海底捞餐厅数量为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海底捞餐厅数量为41家,较2024年末增加28家。对此自营餐厅关闭33家原因,海底捞表示,主要是继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有部分餐厅因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
对于海底捞这种门店调整,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减自营、增加盟是海底捞啄木鸟计划的举措,目的是优化门店结构,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加盟业务开始显示出增长的潜力,也有利于海底捞继续向低线城市扩张。”
相对于海底捞减自营增加盟的做法,九毛九则直接选择闭店,今年上半年,九毛九旗下太二门店数量首次收缩,截至2025年6月30日,太二门店为566家,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68家,与此同时,怂火锅、九毛九品牌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4家、3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餐厅数量分别为76家、68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九毛九对太二开放了加盟,但太二的加盟模式似乎开展的并不顺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太二566家门店中,只有19间太二加盟餐厅,较2024年末的11间仅增长8间,其中还有10间是由自营转为加盟的。
对于闭店,九毛九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实施更谨慎的开店策略,各主力品牌积极推进门店结构性调整升级。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关闭了部分经营表现不佳的门店。调整在短期对营收有一定影响,但长期将夯实运营基础,助力我们可持续健康发展。”
极力寻找增长点
步入2025年,餐饮市场整体增长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为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2024年同期则为7.9%。对于当下餐饮发展现状,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当下餐饮市场正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转变,过去依靠跑马圈地、规模扩张的模式将遭遇瓶颈,单纯的开店数量增长不再直接带来利润增长,其次,行业正逐步从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更加关注单店盈利的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和顾客体验的深化。
在此背景下,上市餐企们除了门店调整,也在极力寻找新的增长点。本报记者从海底捞方面了解到,2024年8月海底捞提出了“红石榴计划”,2025年上半年从管理上做了优化,近两年,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除了海底捞火锅,该公司还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在期间内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
本报记者从九毛九相关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太二在今年3月底开始推出5.0“鲜活模式”。“改造后的太二,以‘活鱼、鲜鸡、鲜牛肉’三大招牌为核心,配合更丰富的热菜结构、更温暖舒适的用餐环境,相比之前最大的区别是酸菜鱼变回了最开始的活鱼现杀,同时增加了鸡、牛等更丰富的热菜。”上述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
对于太二鲜活门店表现情况,九毛九相关工作人员继续表示,“截至7月31日,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到年底将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将完成所有太二门店的改造升级,截至目前,调改后营业额显著提升,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同比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
同时,小菜园也在极力将目光放到更便宜的市场。小菜园在财报中表示,鉴于我们的“小菜园”品牌已经多年领跑并将持续深耕人民币50元至100元客单价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且未来将稳步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
不过,当前消费环境复杂多变,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九毛九试图通过太二的转型升级提振业绩,但其成效仍有待观察;与此同时,海底捞新推品牌的可持续性与存活能力同样也需要时间考验。对此,林岳也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海底捞孵化的个别子品牌已初步走上正轨,因为有海底捞强大的供应链和后台做支撑,前期不会那么艰难。但整体来看仍称不上是第二增长曲线,有些品牌也面临停业的情况,说明新业务存活率偏低,继续孵化会增加试错成本,虽然还不至于拖累主营业务,但需要注意管理资源、后台资源被稀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