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海底捞(06862.HK)出炉半年报显示,2025年1—6月,海底捞共实现营收207.03亿元,实现净利润17.55亿元。
海底捞表示,2025年上半年,餐饮市场面临竞争加剧、消费需求迭代的复杂环境。海底捞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一方面, 持续探索创新火锅场景、研发特色产品、精细化运营、强化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以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多品牌战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路径。凭借上述举措,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向长期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具体来看,上半年,海底捞89.8%的营收来自海底捞餐厅经营,达185.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除了传统火锅外卖,主打“一人食”场景的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外卖增长迅速,上半年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海底捞表示,海底捞拌饭、自制饮料等外卖新品类也在测试过程中,“未来,我们将整合多品牌、多品类资源,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驱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同时打通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搭建私域运营体系,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与运营效率。”
此外,上半年,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27%至5.965亿元,主要因“红石榴计划”下推出的其他创新餐饮品牌,以及露营火锅、企业火锅等多种餐饮场景的贡献。
公开资料显示,“红石榴计划”是同时面向海底捞内部员工和外部的创业孵化项目,海底捞希望借助其在供应链、会员营销体系及拓展的规模效应,最终实现海底捞餐饮多品牌发展的战略规划,而取名“红石榴计划”,寓意是海底捞旗下多元品牌和第二品牌,能够像红石榴一样,每一颗都红润、饱满。2024年8月,海底捞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
半年报显示,多品牌发展是海底捞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自“红石榴计划”提出以来,海底捞已孵化多个餐饮品牌,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明显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海底捞火锅之外,海底捞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在期间内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财报数据显示,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在内的“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收入端贡献明显。
在门店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299家,港澳台地区23家,另有加盟餐厅共41家。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持续进行海底捞门店网络优化,期内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海底捞继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有部分餐厅因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
其中,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营业超过50家;而随着各地夜经济的持续繁荣,海底捞加快布局夜间生态,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丰富夜宵时段用餐体验,截至6月底,夜宵场景主题店已改造近30家。
在开店模式方面,海底捞自2024年开放加盟后,采用“老店+新店”组合加盟模式。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将继续统一规划品牌门店网络布局,并保证海底捞加盟门店全运营环节与自营店保持一致。未来,随着加盟模式的逐渐成熟,在发展主品牌的同时,也会助力‘红石榴计划’多品牌的发展。”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底捞会员人数已突破2亿。海底捞表示,公司开展了多次异业合作,让海底捞会员权益可以延伸到旅游、交通出行等方面,未来也将继续与异业知名品牌合作。
而在AI浪潮下,海底捞也抢抓时代机遇,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优化自身情况。据悉,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海底捞推出AI订餐服务,通过记住用户偏好实现个性化服务;利用AI对菜品打标签,实现智能推荐;设置账单答疑功能,提升便捷性。此外,还通过AI优化产品管理,根据小程序心愿单指导新品研发。在内部管理上,AI知识问答系统为员工提供数据查询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展望未来,海底捞管理层表示,对未来发展前景有足够信心,将以实际行动突破困境,创造长期价值。此外,海底捞强调将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2025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4504亿元,同比增长1.1%。另据《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2024年火锅热度较高,全国火锅市场规模6175亿元,同比增长5.6%,2024年火锅门店数同比增长3.9%,2025年火锅消费频率预期提升,预计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达到6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