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已成为券商提升资本实力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在市场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发债融资颇为踊跃。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年内券商已发行债券规模近7700亿元,同比增长超32%。
近日,多家券商获批债券发行额度。8月4日晚间,申万宏源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同意申万宏源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的公司债券及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的次级债券。同日晚间,中原证券也披露,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5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截至8月5日,券商已合计发行债券446只,同比增长35.15%;合计发行规模为7699.89亿元,同比增长32.8%。具体来看,券商已发行证券公司债239只,发行规模为4396.4亿元;发行证券公司次级债55只,发行规模为802.79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152只,发行规模为2500.7亿元。
从单家券商的发债情况来看,截至8月5日,年内已有70家券商发行了债券,其中有24家券商发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中国银河发债规模居首,已发行24只债券,发行规模达699亿元;其次为华泰证券,发行规模为529亿元;广发证券、国泰海通、国信证券的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499.6亿元、484亿元、393亿元;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平安证券的债券发行规模也均在300亿元以上。
券商发债募资的主要用途包括偿还公司到期债券、调整公司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踊跃发行科创债。据统计,年内券商已发行47只科创债(按发行起始日计),合计规模达446.7亿元。其中,头部券商发行规模居于前列,中信证券已发行70亿元科创债,招商证券已发行50亿元,国泰海通已发行39亿元。多家券商表示,发行科创债募集的资金,不低于70%的部分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以及投资科技创新债券、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等。
对于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热情提升,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的资本中介、自营及投行业务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推动券商积极发行债券。同时,今年以来市场货币供应量较为宽松,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且处于下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券商的发债融资成本。此外,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有望为券商带来多方业务机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券商发债的积极性。”
从发行成本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年内券商发行证券公司债的平均票面利率为1.97%,低于去年同期的2.52%;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平均票面利率为1.8%,低于去年同期的2.13%。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债券融资的优势包括融资规模较大、成本可控、结构灵活、能够保证公司控制权稳定等,较为适合券商在业务扩张期快速补充资金、优化财务结构。”朱华雷进一步表示,发债融资有利于券商提升资本实力,为其业务扩张提供支撑。不过,券商也需注意平衡负债规模与盈利水平,结合自身偿债能力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债券发行规模,并与其他融资方式搭配使用,形成多元化融资体系,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