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业2025-2026新冷冻年的竞争已拉开帷幕。作为家电业最大品类,空调正吸引更多玩家,而市场增长在放缓,新冷年价格竞争加剧在所难免,AI技术深度融合、渠道更加扁平也将是趋势。龙头企业正深化生态、新材料布局,应对新的竞争。
与两个月前“6.18”年中大促时各家品牌赤裸裸比拼价格不同,8月1日空调业新冷冻年开启以来,各大品牌的发声有点零散,似乎并不完全聚焦。美的空调透露与生态伙伴共建“人车家”智能生态;海尔探讨如何用AI技术重塑舒适健康空气体验;格力在包头开设内蒙古首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并发布家用光伏空调;海信空气事业部总裁殷必彤获任海信家电董事;小米空调被曝6月国内线上份额离格力仅一个百分点……
表面上,各家发力点不一,实际上都离不开技术、价格、渠道的变革。AI家电是当下风口。消费者对空调的主要诉求是更节能和更舒适。AI节能、AI语音等功能在空调上将更加普及。格力近日在华南部分地区的新冷年开盘会上,就推出了AI节能空调新品。美的新出的空气机使用美言大模型并融合Deepseek、讯飞星火、豆包三大模型的能力。海尔空调AI健康空气大模型也即将上线。
在比拼技术的同时,空调价格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今年上半年,空调内销、出口都有增长。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受益于国补等因素,中国家用空调零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零售量3845万台,增长15.6%。另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上半年空调出口量接近5700万台,全年有望突破9000万台。由于去年下半年内销基数较高及外贸环境变化,今年下半年空调业增速将放缓,产业在线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国内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2%-3%。
市场增长放缓,会使竞争加剧。上半年,小米空调以低价,扩大了市场份额。美的空调以子品牌华凌、小天鹅等,在中低价位市场抑制小米空调的上升势头。格力空调以子品牌晶弘,拓展工程机市场。海尔旗下的统帅、海信旗下的科龙,以及奥克斯、TCL等都一起迎战小米空调。基于目前国内消费者更加追求“质价比”,业内人士透露,格力新冷年的一些中档空调新品的供货价下调了约10%左右。
无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还是海尔智家、海信家电,都有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压力。当技术升级、价格竞争同步推进,挖潜的空间便指向了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所以,美的集团继续推进“DTC”(用户直达)渠道改革,格力的“新零售”变革也在深化,包括压缩区域销售公司费用、让利零售终端。有商家透露,他获客后在“美云销”系统下单,美的直接把空调送到消费者家中,零售商没有仓库、不压货,但其收益也减少。
终端零售能力,成为各家空调品牌比拼的焦点。从零售终端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数字化平台美的美云销,电商平台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到下沉渠道京东专卖店、天猫优品、苏宁易购零售云等,以及各地区域连锁,如何链路更短、效率更高、更贴近消费者、让产品更精准地找人,将是空调业渠道变革的方向。
AI节能、质价比、渠道提效是眼下要做的,更长远的布局也已浮出水面。一方面是智能家居的生态搭建。美的联手蔚来推进“人车家”生态,海尔集团也将与长安汽车合作打造“人车家”场景、开发车载电器等,这无疑是对小米“人车家”生态的呼应与应对。不过,手机遥控空调已不是难事,汽车与空调联动场景的需求痛点尚待挖掘。
另一方面是空调更上游核心部件和新材料的突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去包头考察了当地稀土磁性材料产业的情况。格力在空调上游的压缩机、电机技术上发力,如何创新磁性材料、实现新突破有想象空间。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孙年祥今年7月初在美的楼宇科技的大会上也曾透露,正着力研发新型磁性材料,以实现更节能的目标。如何运用更节能的碳化硅芯片或材料,空调龙头企业也在研发或推进中。
尽管小米6月份在国内线上空调市场的份额与格力接近,但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5年截至8月3日,小米与格力在国内线上空调市场的份额有9.32个百分点的差距。一边压制小米攻势,一边在核心竞争力上筑高护城河,是格力美的们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