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传奇(HK|06683)$
主力已经真金白银砸下无数亿进来,自有自己的节奏。有缘看到这个贴的散户兄弟一起跟着发点小财去。
【中国台湾上市公告中“迄目前为止,累积持有本交易证券(含本次交易)”的表述】
【我的文中分析准确而犀利】
指已实际买入的股份数量,而非计划额度,结合公告规则与多案例可验证。
一、从公告规则与措辞逻辑分析
台湾“公开发行公司取得或处分资产处理准则”要求,公告中“累积持有”需明确截至公告日已完成的持股数量(含本次交易)。威刚公告第2点“交易日期”明确为2025年7月25日当天,第8点“累积持有800万-1400万股”与“含本次交易”的表述结合,说明本次交易的股份已计入累积持有,即7月25日当天已通过二级市场完成部分买入。
二、多份台湾上市公告实例验证
1. 威刚自身公告的市场解读:
财经媒体分析,威刚公告中“累积持有800万-1400万股”对应7月25日港股市场“持续放量吃货”的行情,且“最少在11.5-12元区间已经不打折买了800万股”,说明公告披露的是已完成的买入量。
2. 台积电公告的“累积持有”实例:
台积电2024年7月公告收购固定收益证券时,第6点“current cumulative amount held”(累积持有数量)明确为已持有的43万单位;同年10月认购世界先进股份时,“估计将累积持有5.067亿股”也对应已完成的认购量(含本次交易)。
3. 鸿海(富士康)公告的“累积持有”实例:
鸿海2021年公告取得恒驱电机股份时,第12点“累积持有数量30,775,500股”同样是已实际买入的股份数量,与交易完成时间线一致。
三、“计划买入”的误解源于对“区间表述”的误读
公告中“800万-1400万股”“HK$9-HK$17.5”是交易授权的数量与价格区间(即董事会授权在该范围内灵活买卖),但“累积持有”是对已完成交易的汇总(“含本次交易”)。例如,若威刚当天先买800万股,后续仍可在授权范围内增持至1400万股,但“累积持有800万-1400万股”的表述已包含当天实际买入的股份。
综上,中国台湾上市公告中“累积持有”的表述具有明确的“已买入”含义,威刚公告第8点是对7月25日当天已买入股份的披露,而非“计划买入的标准措辞”。
我跟大家反复说过,
配股后涨的跌的案例都很多,关键看什么?
看上市公司的意图是扩张有想象力的市场,还是为了圈钱。(有人说巨星传奇4个交易日换手率累计超过300%是为了配股3亿多,我笑了)
看配股的一起参与的玩家是散户,是配合大股东减持的私募游资,还是顶级机构和平台?
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一起剖析:
【顶流公司威刚的公告】
其持股来源:公告第2点明确“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说明该股份是威刚当日通过港股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所得,属于市场化收购。
其持股数量:按公告第8点,其目前已经,请注意是已经,持股800万-1400万股。
也就是说,7.25日持续放量吃货的,大概率就是威刚,且最少也在11.5-12元区间买了800万股。
如果按照配股比例配售的情况,后续对方能拿到的配股数量并不多,大概100万-200万股。除非巨星非比例配售,威刚才能拿满其公告的目标上限,也就是再拿600万,拿满1400万股。
【那就很耐人寻味了】
第一,威刚为什么在7.25日通过二级市场拿了最少800万股。
这就有可能,作为近年频繁投资顶流娱乐ip(具体有吧友发过图片,包括投资权志龙等)的台湾企业全球巨头威刚,抢在配股前11.5-12区间二级市场拿货800万股以上,本身就代表了其极度看好后市价格。
第二,威刚对于本次配股几千万中,他通过配股拿到1400万的资格确实没有信心,否则直接拿9块多的配股不是更香?
这只能代表威刚在本次配股参与方里,也不算啥。请注意,不清楚威刚在全球产业链实力的可以去豆包一下。
第三,通过7.25号的痉挛式拉升推测,其他大合作机构也在建仓。
我们也可以想象,上周的这种拉升,并非一次,而是十几次。都是谁在操作,可能后面才能浮出水面。
第四,想低价捡筹码的,估计可以休息了。
最多最多不明所以的散户莫名其妙的被人忽悠,砸出个小坑。但这种黄金坑,我感觉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