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 Agent+世界模型”应用落地到布局消费电子业务,到如今进军稳定币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范式(06682)要在解决人工智能企业盈利痼疾的道路上再进一步。
7月27日,第四范式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将与九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鞅科技”)成立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将主要从事金融科技服务;第四范式持股51%,合资公司业绩将并入报表。
公告中称,这一决定是基于当前稳定币市场发展的关键机遇与核心需求。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第四范式将推动稳定币生态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将拓展AI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然而消息发出后,7月28日,第四范式股价从开盘57.5港元/股,下挫至收盘54.95港元/股,跌幅2.4%。
持续亏损,毛利率远低于对标
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对标的是Palantir(PLTR),后者是一家为美国军方开发软件的全球大数据分析龙头,股价从去年底的75美元涨到最新的161美元附近,市值约3797亿美元。
第四范式业务也经常被用来与Palantir对比。不过,Palantir2024-2025年Q1的毛利率维持在80%左右,相比之下,第四范式40%左右的毛利率仅为对标50%。
从过往的业绩表现来看,第四范式的To B业务依赖定制化,这使得其成本高企,拖累利润。
公司收入的两大部分,先知平台及产品和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前者是为客户进行AI开发的底层软件,属于标准化业务;而后者则属于定制化服务,收费按个体项目及相关服务的人力消耗计算。
定制化服务收入占比在2020-2023年Q1期间逐步提升,从34.3%至57.8%,占总收入比重过半。2024年,标准化服务占比提升至70%,定制化服务(2023年改为SHIFT智能解决方案)占比只有19.4%,但整体销售毛利率却较前一年下降了4.38个百分点。
2025年Q1,第四范式业绩保持增长,总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30.1%;毛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30.1%。标准化服务占比继续提升至74.8%,但整体毛利率仍然下滑。2023-2025年Q1的毛利率分别为47.05%、42.67%、41.20%。同时,第四范式未公布净利润数字。
而根据财报,2018年以来,第四范式始终未有盈利。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6.45亿元、9.09亿元、2.69亿元。
巨头林立,稳定币市场降温
第四范式宣布加码稳定币的大背景,是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和全球监管框架完善,稳定币正迎来合规化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已经宣布进军稳定币的公司包括京东(09618)、蚂蚁集团、小米(01810)等互联网企业,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有连连数字(02598)、多点数智(02586)等。
而与第四范式合作的九鞅科技,其境内运营主体上海九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九鞅”),是一家专注于FICC智能化投研及资管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九鞅提供 “多资产投研、信用分析、组合管理、风险控制”等核心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管理咨询,目前,九鞅科技的服务已覆盖大型银行、保险、资管、证券等专业金融机构。
第四范式在公告中称,其AI技术与九鞅科技在固收领域的专业经验进行融合,短期可快速推出“合规+组合管理”SaaS方案,助力机构满足监管要求;中期共建评级体系和API服务,推动行业标准化;长期将打造国家级技术底座,支持数字人民币等战略项目。
值得指出的是,稳定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引发业界关注的同时,多位经济学家正呼吁反思稳定币热潮。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7月23日撰文强调,围绕稳定币概念炒作的泡沫化趋势,值得监管关注。
此前,英国央行行长接受采访时警告全球大型银行,不要发行自有稳定币。他“更希望”银行提供传统货币的数字版本——即代币化存款,而非稳定币。
国际清算银行(BIS)于7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稳定币尚不能满足“一般货币”的要求,稳定币监管要加强防范金融犯罪和底层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
这些担忧无不折射出金融监管部门对稳定币热潮的审慎降温态度。
在此背景下,第四范式此时宣布加码稳定币基础设施建设,难免引发市场对其动机的揣测 ——究竟是基于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真实研判,还是意图借稳定币概念再度推高股价?
两次增发寻找“第二曲线”
第四范式意图开展的稳定币业务还存在另一大问题,就是银行等大客户的付款周期长、议价能力强等挑战。公司已有的客户包括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等央地国企,面对这类大客户,第四范式已经遇到了难回款的问题。
2024年,第四范式应收账款及票据增长至30.86亿元,占应收比重59%。按照2024年底应收账款计算,账期达到214天。
2025年以来,第四范式两次增发,共募集约27亿港元。
2月,第四范式完成了一笔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3.9亿港元。3月即宣布成立范式集团,发布新的业务板块——消费电子业务,为电子产品提供基于AI Agent(智能体)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7月17日,公司再发行2590万股,筹资额约13.1亿港元,认购人为无极资本。募资的90%用于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资及潜在并购。而后,第四范式与九鞅科技成立稳定币合资公司。
短期内靠两笔募资开拓新业务、寻找“第二曲线”,第四范式的扭亏故事还能讲多久?